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红斑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发病率高,病程长,临床治疗难度大。中医称银屑病为银屑病“干癣”、“白疕”,大多数情况下,由于风热之邪在皮肤上,导致局部气血运行异常,气血凝结,气血停滞,变热,熏蒸皮肤。本病临床治疗相当棘手,西药治疗毒大,差。近年来,采用中药辨证分型内服外治,虽然效率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见效慢、疗程长、易复发等缺点。王晓光等医生应用古方“青蛤散”本病51例外敷治疗,满意。而且蛤蜊散药性平和,无刺激性,外敷患处,药专力宏,直达病所,发挥迅速作用于治疗银屑病,好,见效快,无毒,值得推广。
青蛤散为医宗金鉴方,原为治儿“鼻匿疮”而设。
青黛12g,缎蛤粉30g,缎石膏30g,黄柏末15g,轻粉15g。
用法:根据皮肤损伤的范围取适量的药物,用芝麻油和茶叶水调整成糊状,均匀涂抹在皮肤损伤部位,外敷塑料等物品,避免污染衣服,早晚各敷一次。
方解:方中青黛、蛤粉凉血解毒、吸湿止痒;石膏清气热,助其凉血化瘀;轻粉杀虫止痒;黄柏清热燥湿,解毒治疮。
功能:全方位配伍具有清热祛湿、凉血化瘀、杀虫解毒、生肌止痒的功效。
根据国家统一教材中银屑病的标准,选择51例进行。其中男性46例,女性5例;20岁以下2例,21~30岁28例,31~40岁16例,41~58岁5例;病程短7个月,长22年;滴状皮损26例,斑块24例,混合多形L例。
标准按卫生部1981年制定的执行。临床治疗42例,占82%;改善7例,占13.7%;无效2例,占3.9%,总效率96.1%。
1992年23日年23日初诊。
自诉:患皮肤病2年,时轻时重,内服外用中西药无法控制症状,3个月前病情恶化。
检查;除头部和面部外,皮肤损伤几乎遍布全身。背部和臀部的皮肤损伤表面有重叠的银白色鳞片。四肢皮肤损伤处的鳞片较薄,剥离后皮肤呈紫红色。有意识地发痒,全身都感到紧绷。舌头是红色的,苔藓是微黄色的,脉弦数。
西医:普通银屑病。
中医:为“白疕”。
用青蛤散涂抹患处,一天两次。告诉他们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诊:连续用药13剂,白色鳞片全部脱落,皮损基底红斑消退,瘙痒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