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减肥 > 减肥常识 > 正文

肥胖不只是吃的多而是排得少

发布时间: 2012-03-24 16:3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这样的认识,就是胖子之所以胖是因为胖子比瘦子吃的多。但其实日常生活中许多胖子的饮食确是看上去比瘦弱的人吃的少。许多人不由的奇怪吃的少反而肥胖,吃得多还不长肉,这还有天理吗?

肥胖不只是吃的多而是排得少

其实这些都是因为新陈代谢惹的祸。从人体基础代谢来看,每个人每天所需要的最低热量(卡路里),这是维持维持其生存状态所需要的热量,即基础代谢值。基础代谢值并不是一个固定数值,因人而异,而且在一个较宽的幅度内波动,这个波动的大小反映了不同人在不同时段对食物吸收和利用能力的“强”或“弱”。吸收能力强的人食物就会最大限度被身体吸收利用,所以排泄就少。相对应如果身体对食物吸收能力弱,相当于身体器官处于相对的“自足”状态,自然对于进食食物吸收少,所以排泄多。这也是很多人吃的多不长肉的原因,无论男女均是如此。

那为什么有的人吃的少一样会肥胖?现在许多人采用节食减肥,其实这相当于催肥。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基础代谢必须保证,基础代谢的满足和人的吸收能力近似一种反比关系,即在人为进行节食的同时,人体自我保护意识也就加强了。这样身体会充分利用进来的每一粒食物,加强营养吸收。而且很多肥胖者多次减肥、节食运动,身体基础代谢值呈现稳定下降,身体会为了度过目前的“困境”,加大储存吸收力度,留作贮备。所以吃也少也瘦不下来,而且即使成功减肥也会反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腹水吃什么药排得快
腹水吃什么药排得快
腹水,这个词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但它却是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常常需要面对的问题。腹水的出现通常是身体内部液体积聚的结果,可能与肝病、心脏病或其他系统性疾病相关。很多人都想知道,有没有什么药物可以帮助更快速地排出腹水呢?1、利尿剂是常用的药物之一。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排出多余的水...[详细]
发布于 2024-12-17

最新推荐

为什么瘦子增肌要先增重再减肥
为什么瘦子增肌要先增重再减肥
瘦子增肌通常需要先增重再减肥,主要目的是通过热量盈余促进肌肉合成,再通过科学减脂保留肌肉。增重阶段需配合力量训练和高蛋白饮食,减脂阶段需控制热量缺口并维持训练强度。增肌需要身体...[详细]
2025-10-05 17:00
臀部肌肉群的锻炼重要性有哪些
臀部肌肉群的锻炼重要性有哪些
臀部肌肉群的锻炼对维持身体平衡、改善体态和预防运动损伤有重要作用。臀部肌肉主要包括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这些肌肉的强弱直接影响下肢力量、核心稳定性和日常活动能力。1、提升运动...[详细]
2025-10-05 15:44
臀部肌肉群的锻炼重要性是什么
臀部肌肉群的锻炼重要性是什么
臀部肌肉群的锻炼对维持身体平衡、改善运动表现和预防损伤具有重要作用。臀部肌肉主要包括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这些肌肉的强化有助于提升下肢力量、稳定骨盆位置并改善体态。1、提升运...[详细]
2025-10-05 14:28
突然变瘦有可能是什么病的前兆
突然变瘦可能是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慢性胃肠疾病、抑郁症等疾病的前兆。这些疾病会导致体重短期内明显下降,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1、糖尿病糖尿病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使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身体转而分解...[详细]
2025-10-05 13:12
突然变瘦有可能是什么病引起的
突然变瘦可能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慢性胃肠疾病、抑郁症等疾病有关。体重短期内明显下降往往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一、糖尿病糖尿病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利用障碍,使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身体...[详细]
2025-10-05 11:56
吃什么蔬菜可以减肥最快最有效
吃什么蔬菜可以减肥最快最有效
减肥期间推荐食用西蓝花、菠菜、黄瓜、番茄和芹菜等蔬菜,这些蔬菜热量低且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并促进代谢。蔬菜减肥效果受烹饪方式、摄入量和个体差异影响,需结合均衡饮食和运...[详细]
2025-10-05 10:41
十岁儿子腰部两侧长赘肉正常吗
十岁儿子腰部两侧长赘肉正常吗
十岁儿童腰部两侧出现赘肉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饮食结构失衡、运动不足、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儿童肥胖的常见诱因包括长期高热量饮食、久坐行为、遗传因素、内分泌代谢异常以及...[详细]
2025-10-05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