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联合国确定的第五个“国际女童日”。为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女童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向全社会提出了“女童与可持续发展”倡议。
研究发现,弱势女童,尤其是留守女童、患有残疾的女童和贫困女童的处境更容易受到性别不平等的影响。据了解,每年全有6500万女童辍学,1.5亿女童遭受性暴力,1400万18岁以下女童被迫结婚。与男童相比,女童在卫生和健康上更少受到关照,女婴死亡率和女童15岁以前被迫早婚的概率也相对男孩更高。
女童需国家保障更需社会参与
重视女性,弱势群体,这是切实的民生。这既需要国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也需要全社会开展积极的慈善服务。记者了解到,全国妇联依托所属的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两个慈善平台,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实施了“春蕾计划”“安康计划”“告白行动”等一系列项目,其中白癜风“告白行动”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已使数百名白癜风得到援助。而作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白癜风“告白行动”的临床执行医院,北京国丹白癜风医院将配合基金会用科学的方式使更多的白癜风走出身心困境。
“女童与可持续发展”倡议,从营造男女平等良好社会氛围、创造亲情和谐家庭环境、铺实贫困女童就学之路、护航女童健康成长、关心女童未来职业发展五个方面着手,托起每个女童幸福成长的梦想。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朱锡生表示,计划在未来每年直接帮扶20万名女童,突出儿童项目的性别视角,推出针对女童的成才激励计划,为优秀女童成长提供资金、教育、社会实践、就业等系列服务。
保护女童每一个家庭也要重视起来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仍将是上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严重的国家,性别失衡问题仍将是影响中国人口期均衡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隐患,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这当然离不开一个生命的创造者父母。重男轻女,歧视女孩的现象仍需每一个家庭重新认知。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这是对身体和心理提出的双重要求。父母若能直接、积极地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更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在今天,请尊重女童,让他们享受生命平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