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日中青报报道了一则新闻——一对刚满20岁的情侣在酒店烧炭自杀身亡。自杀原因是两人欠债数万不敢告诉父母,留下遗书称对现实失望。随后#如何关注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引发热议。今年频繁的听到很多关于年轻人轻生的消息,可能每个人都多多少少的感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
01
自杀的话题就这样明晃晃的挂在热搜
9月17日,武汉一初中生被家长扇耳光后跳楼身亡。
7月30日,警方发现青海失联女大学生遗骸,该女大学生报轻生目的前往。
4月30日,中传研究生因论文压力跳楼自杀。
据现世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估算,中国可能约有9000万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倾向在年轻人群有扩大和加重的趋势,从临床上看,现在得抑郁症的人年龄越来越小,病因也纷繁复杂。
前段时间,国卫健委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并针对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高压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分别提出了心理健康服务措施。
02
年轻人被忽略的精神空间
当代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家人的过度期待、过度关注、过度保护,那孩子内心就会变得很矛盾。
当家人给予自己物质上过度的满足时,内心就有一个声音说“我对他们很重要,我很棒”;当家人忽略自己情感和内在精神空间,只关注成绩时,内心就有一个声音说“他们在乎的可能只是我的成绩或者工作,我有没有让他们丢脸”。
所以,作为家人,去无条件接纳孩子,去爱孩子,告诉他们,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在你身边,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拥有健康的内在精神空间。
03
总是不被人理解的抑郁症患者们
抑郁的人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话
“想开点就好了”
“怎么这么矫情”
“这点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对得起把你养大的父母吗”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归结于年轻人脆弱这个答案上,没有患过抑郁症的人总觉得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他们认为,抑郁患者口中的抑郁无非是矫情而已,抑郁症只要自己想开了就能自治了。其实抑郁症与矫情无关,它是一种病,一种很严重的病。
抑郁像是一个无底的黑洞,稍不注意就会将人吞噬。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每天都撑着一把伞拒绝和任何人交流。直到有一天,有人模仿他的样子撑了一把伞蹲在旁边,她才开口说:你也是蘑菇吗?
这个被当做笑话来讲的故事,讲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那些身处抑郁中的年轻人,不一定需要你感同身受,但他需要得到你的尊重与理解,才能真的打开心扉。
04
在抑郁症的泥潭中苦苦挣扎
知名的演员热依扎曾在微博晒出了自己的抑郁诊断书,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诊断书上写着:重度抑郁发作,并有自杀风险。
她说自己在患抑郁症之后,并不是完全不能感知到快乐,但对周遭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食欲降低、拒绝社交、兴趣丧失,之后,连求生欲也在慢慢的丧失。
如果不是通过她的抑郁诊断,一般人很难想到一个在人前如此阳光的女孩子,也经历过一个如此痛苦的阶段。
当我点开抑郁症的超话,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年轻人都在抑郁中不断挣扎。这里面充斥了太多不同或相似的绝望,它们都是真实存在的,年轻人,你还拥有无限可能。
我们活着,首先需要的是一种自我接纳。接纳自己的痛苦,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不完美。现实是无限的,生命也是无限的。活着,我们就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更何况,你们还那么年轻。
如果你感觉自己正在痛苦中挣扎,或身边有出现抑郁症征兆的亲友,别忘了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温暖和无私的爱,鼓励他们接受治疗,默默陪伴他们走出阴霾。我们一直在这儿,为你找出心理问题,我们这里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和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能够帮你赶走不良情绪。
在抑郁的战场上,你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