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突起至肠腔的隆起性病变,肠道息肉已经成为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期肖瘤医生特邀深圳市中医院魏志军主任为大家讲解肠道息肉的相关问题:
魏志军主任说,中医认为频繁出现肠道息肉多是由于脾湿运化造成。
脾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主运化,喜燥恶湿。一旦脾气受损则运化失常,湿邪趁机侵犯:
一来湿性重着黏滞阻滞气机,气机不利,腑气不畅;
二来湿聚而为痰,痰湿绞浊,缠绵难解,阻碍血行则生瘀血;
三来湿郁日久郁而化热,热壅血瘀。
久而久之,积聚于大肠,易出现肠息肉。
常见的引起肠道息肉的其他因素:
1.饮食不节
临床发现,息肉频发的大都喜爱肥厚、辛辣的食物,造成脾湿运化,人体如果摄入的脂肪量在整个饮食过程中超过40%,也会导致在结肠和直肠中形成息肉。
2.遗传
研究发现,约有50%的机会遗传给孩子,所以有些12、13岁即可出现腺瘤性息肉,20岁时息肉已遍布大肠,如不及时治疗,50岁以前几乎无一例外出现癌变!癌变!癌变!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3.炎症刺激
直肠黏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黏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黏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黏液储留而发病。
腺瘤性肠道息肉具有一定的癌变率,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可降低肠癌的发生。除了早发现早治疗,日常还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喜欢,只有这样才能让肠道更健康!
一要:坚持健康饮食结构,避免“三高一低”。“三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坚持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少吃油炸、腌制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纤维饮食,可以改善排便状况,远离结直肠癌。
二要:定期运动
多项研究发现,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结肠癌一半以上死亡风险,而运动是证据级别高的健康生活方式。通常建议,每隔40分钟起身活动2~3分钟,每周运动3~5次。
三要: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出现,不给息肉生长环境。如您也有上述不适,欢迎联系我们,肖瘤医生全体员工将随时为您服务!
以上就是的全部内容,希望对需要的朋友有一些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移步公众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