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一旦堵塞血管,会使血液的运输系统瘫痪,血管“堵”也就是医学上常说的“血栓”。爱出现血栓的地方就是心脏和大脑,也就是我们说的“脑梗”和“心梗”。脑梗占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70%,而且致残率极高!心梗更为严重!在中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病人数约占250万。
血栓是什么?
血栓是指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正常情况下,血液具有潜在的可凝固性,主要作用是在外伤、出血等情况下起到局部凝固、止血等作用。但有时凝血过程会被异常触发,导致血栓形成。常见的血栓类型有静脉血栓、动脉血栓、脑血栓、肺血栓等。
血栓为啥总是在天冷时爆发?
1、天气寒冷刺激
冷空气确实会刺激血管快速收缩,尤其是当我们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时,或者从室内走到室外时,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整个人都会哆嗦一下,有些中老年朋友还会感到“冻得头皮疼”“身体麻”!
这是身体对气温的真实反应,但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病的朋友们来说,就要特别注意了。血管的突然收缩容易导致血栓脱落,从而造成脑梗、心梗等突发疾病。但并不是说冷空气就一定会导致血栓出现。
2、久坐不动
到了冬天大家都容易变懒,不愿意活动。尤其是现在手机中有各种各样吸引人的视频、电视剧和游戏,不论什么年龄段的人都越来越偏爱葛优躺。这就给静脉血栓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当静脉血流变慢,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不溶性纤维蛋白就很容易凝结成块。这些血凝块逐渐淤积,就会变成血栓。就像河床里沉积的泥沙一样,血凝块会阻塞血液的流通。
以上就是《血栓是什么?为什么冬季是血栓的高发期?》的全部内容,希望对需要的朋友有一些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移步公众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