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血栓?中医预防血栓有妙招

肖瘤医生互联网医院

那么如何防止血栓出现呢?祖国中医在很早之前就有定论——《黄帝内经》曰:“血气虚,脉不通,正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终也。”人体气血的虚、寒、滞、瘀都会导致局部瘀血、瘀堵,血行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导致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发生障碍。

如何预防血栓呢?中医预防血栓有妙招!

1、刮痧

扁鹊亦云:“病在血脉者,治之以砭石”。刮痧的理论基础是基于《黄帝内经》十二经络皮部理论。

当刮痧板反复压刮微循环的毛细血管时,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产生强烈的舒缩反应,将瘀滞在血液循环中的致病物质挤压出来,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

刮痧是以调气为首,调动人体的气血运动,促进局部气血循环,加快血流量,分离其中的淤血和病理产物,引邪出表,将其代谢出体外。

2、艾灸

从中医理论认为:“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得温而行,得寒则凝”,形象地说明寒是导致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黄帝内经》中说:“阳虚则外寒……阴胜则内寒”,说明阴阳失衡、阳虚阴盛是产生内寒证的基础。

而灸法的原料以艾草为主,艾热之热是非其他发热的东西所能比拟,艾草燃烧产生的红外线的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还有研究资料表明,艾灸可以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抑制红细胞聚集,达到增加血流量,改善细胞供氧,促进细胞恢复的功能。有补气养血,通经活络,培补元阳,平衡阴阳之功效。

但艾灸的弊端就是味道较为刺激,对于本就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朋友,不宜使用艾灸当心触发其他疾病!

3、食疗

黄芪粥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则无法推动血液运行,气滞血瘀,易出血栓,《金匮要略》介绍的复方黄芪粥就有很好的行气补血效果。

原料:黄芪、生姜、桃仁各15克,炒白芍、桂枝各10克,粳米100克,大枣4枚

做法:

1.将黄芪、生姜、炒白芍、桂枝、桃仁和大枣洗净后一起放入砂锅内;

2.锅内加入500毫升水浸泡,药浸透之后开始煎取药汁,大火煮开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

3.将粳米用500毫升的水煮到开花,然后加入药汁,煮沸后再煮三到五分钟,这道复方黄芪粥就煮好了。

功效:黄芪补气益气、白芍养血活血、桂枝温经通脉、生姜辛散、桃仁破瘀润燥,这些药物联合,对于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作,以及改善脑梗患者的后遗症都有不错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每天早晨空腹温热食用;一些平时容易上火或者风热外感的人不适合食用。

4、适度运动

卫生组织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风险。所以,要远离静脉血栓,“动”是有效的防控措施。数据显示,每静坐一个小时,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坐90多分钟,便会使膝关节血液循环降低50%。

因此,一定要隔段时间就有意识地走动走动,哪怕无法站起来,也建议伸展下腿部,这对促进血液循环很有好处。术后患者只要身体允许,也应尽早下床活动。当然,坚持定期的规律运动也能让你的血管更强健,能有效的预防血栓。

以上就是《如何预防血栓呢?中医预防血栓有妙招!》的全部内容,希望对需要的朋友有一些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移步公众H!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病、脾胃病、抑郁症、长期失眠、过敏性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类疑难杂症。

擅长:中医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中西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驱邪相结合,治疗肺肿瘤、胃肿瘤、肝肿瘤、食道肿瘤、肠肿瘤、乳腺肿瘤等各种肿瘤。

擅长:食道肿瘤、胃肿瘤、十二指肠腺肿瘤、胰腺肿瘤、结直肠肿瘤等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治疗;治疗肺肿瘤、肾肿瘤、肝肿瘤、前列腺肿瘤、乳腺肿瘤、卵巢肿瘤、恶性淋巴瘤、骨肉瘤等恶性肿瘤;治疗中晚期各类肿瘤,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对减少恶性胸腹水有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