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畸
口腔正畸是一个泛概念,是指针对牙齿和口腔颌面部畸形的矫正方式的统称。既包括配戴矫治器、牙齿修补、种植义齿等牙齿矫正技术,也包括拔牙、截骨等外科手术。因年龄、口腔情况、矫治方式不同,口腔正畸的效果及持续时间也有所不同。通过进行口腔正畸,力求使牙齿完整美观、牙颌系统协调平衡,从而达到矫正畸形、美化面容的目的。
正畸的原理
牙齿矫正的原理是当矫治器产生的力作用于牙、颌骨和肌肉时,将引发一系列的组织反应和变化,从而达到牙齿移动与颌骨矫形的效果。当温和而持续的矫治力作用于牙齿后,牙周膜一侧受到牵拉,另一侧受到了压迫,所以牙周膜形态发生了改变。随着牙周膜形态的改变,牙槽骨也会发生改建,在张力侧,牙槽骨的内侧面成骨细胞活动活跃,就会形成新骨,而在压力侧,牙槽骨的内侧面形成破骨细胞,牙槽骨就会发生吸收,这样牙齿就会向压力侧移动。另外由于正畸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但是移动牙齿,还可以移动颌骨。所以正畸组织改建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牙齿的移动。二、可以牵引颌骨,引起颌骨骨缝区组织改建,使牙弓扩大。三、可以牵引下骨前移或者是后移,引起颞颌关节区域的组织改建。
为什么需要正畸
因为一口不整齐的牙齿对口颌系统局部健康甚至全身健康都会造成危害。首先是影响功能,错位不齐的牙齿无法形成正确的咬合关系,导致吃饭时咀嚼效率低下,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吞咽,会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还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其次,不整齐的牙齿会在口腔内形成许多“卫生死角”,食物残渣长期存留并滋生细菌,导致龋病、牙周病发病风险的增加。此外,牙齿不齐对外貌美观、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更为严重的牙齿不齐则会影响整个面部的生长发育,形成“地包天”、“天包地”或“凸嘴”等面部畸形,进一步加重儿童的自卑心理。
哪些人需要口腔正畸
1.牙列拥挤:拥挤牙齿难以清洁,容易导致龋坏和形成牙结石。
2.牙列间隙:因唇系带过长、先天缺牙或后天拔牙等导致牙列中有间隙,易影响咬合功能及外观。
3.深覆牙合:上前牙盖过下前牙超过1/2,严重者下前牙咬至上颌牙龈导致创伤。
4.龅牙:上颌前突,在自然状态下双唇常不能闭拢,严重影响美观。
5.下巴小:因遗传、外伤、不良习惯等都可能导致下颌发育不足,对面部美观影响大,严重者气道宽度短,影响睡眠呼吸。
6.露龈笑:在微笑时,上颌前牙暴露超过2mm,虽然对功能没有影响,但是会降低面部动态美观度。
7.地包天:特点为下颌前突,下牙咬在上牙外侧,前牙咬物切割功能差,影响面部美观。
8.开牙合:前牙或后牙在垂直方向上无接触,主要影响咀嚼肌功能以及发音,也会降低面部美观度。
9.面部不对称:可以表现为偏颌,中线不齐,可能会有单侧咀嚼的习惯。
10.埋伏牙:牙齿没有萌出,埋伏在颌骨里,可通过拍摄X线片诊断。
所以,建议牙齿不整齐的患者应尽早询问正畸专科医生,并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儿童更应该养成每年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的习惯,做到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