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芝堂中医馆专家唐善先指出:大肠癌的形成过程,在起初,由于外感六淫,或者七情等原因,导致经络气血的瘀滞,以后逐渐形成结块,或凝结于脏腑,或凝结于育膜,久而盘踞坚牢,那么中医对肠癌的辨证治疗是怎么回事呢?
1定位定性
癌症的辨证,至少应包括脏腑的定位与病性的定性。在辨别脏腑定位上,可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部位的经络循行及共所属脏腑的功能,体征等特点来定位。在辨别病情的性质上,要区别是阴性,阳证,虚证,实证,以及在表,在里,在气,在血。一般在体表者,以无痛无痒,坚硬如核,长成难消,久则溃烂翻花者,属阴证,红肿疼痛者则属阳证。全身衰竭,畏寒肢冷,倦卧不动为阴证,高热烦躁不安者则为阳证。癌症在体表者为在表,在内脏者为在里,气滞者在气,血瘀者在血。由于癌症是在正虚的基础上发病的,故多表现为局部的实证。其实者有气滞,血瘀,痰浊,湿聚,毒火之辩,正虚者则为全身气血阴阳的虚衰。气滞血瘀可以与痰湿相搏结。在癌瘤发展迅速时,又常见瘀热,痰热,湿热等化火之病机,毒火与气血痰湿互结,进一步又耗伤正气,因而形成正虚邪实的复杂证候。
2辨舌脉
舌脉在中医辨证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可以反映机体正虚邪实的情况。脉象弦大滑数者,多属气滞血瘀痰壅盛,湿热鸱张,毒火亢盛,为病情进展之象。脉象细涩缓者,多属气虚,血少及精伤,挟湿等证候,为正虚之象。若体虚而脉盛,见于癌症迅速发展之时,预后较差。就舌象而言,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中有裂纹者均属虚证。舌质青赤或暗,或有瘀斑,或者瘀点者为挟有瘀血。舌质红降者为内有毒火。舌苔白属寒,黄属热,腻苔为痰湿内蕴。
3辨标本
癌症是在正虚的基础上发病的,因此,应以正虚为本。在阴阳气血失调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病变,如痰结,湿聚,气阻,血瘀,郁热等都属于标。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癌症仅有标实而正不虚者,即便是早期患者,也会有正虚的症状出现。因此在辨证中应予以充分注意。
4大肠癌中药处方组成
大肠癌中药处方大致组方为:辨证用药+抗癌用药+对症用药。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是一家医保定点机构,坚持以“御疾造万众,生术福天下”为使命,注重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运用汤药、背腧穴艾灸、穴位贴敷等中医传统方法,专注各类疑难杂症疾病,特别是对于肿瘤的医治。成都宝芝堂秉承中华传统医学,经无数春秋寒暑历练留存中医精华集众派之长悬壶于今,尽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