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芝堂中医馆专家唐善先指出:现代医学新研究成果认为,癌症的产生是由于细胞基因的变化。有些人认为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另有些人认为细胞癌变是由于内在与外在的多种因素影响细胞内基因,或激活癌基因,或抑制抑癌基因所致。而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肿瘤是一种全身疾病。虚为病之本,当病人正气不足,身体抗病力下降,生理功能下降时,身体的某个局部就可能长出肿瘤。气滞血淤也是导致癌症的病因。气一方面指脏腑的正常功能,另一方面也指人的情志。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滞血淤长期蕴积不散,往往就会导致局部组织病理变化,而逐渐形成肿块。体内水湿不化,淤滞不通,可凝结成痰,影响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可形成肿块。
热毒和湿邪
中医学同样也认识以外在因素的致癌作用。热毒和湿邪是中医学常提到的外因。郁火及邪热郁结日久而形成热毒,热毒积聚,不通透出,可影响脏腑,经络,导致气血虚弱,久之可形成肿块。湿邪侵入人体,会阻碍阳气活动,导致气滞血淤,影响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导致肿瘤性病变的生成。
从上述理论可以看出,中医学肿瘤发病机理与现代医学理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均认为是内,外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从治疗癌症方面讲,显然中医与西医所用药物的具体形成与方法有所区别,但中医学所认为的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观点与现代肿瘤临床治疗上所持的观点相近,西医学逐渐认识到单靠手术或强烈的化疗多难以完全根除肿瘤,特别是晚期癌症,而综合治疗并在治疗时注意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是控制肿瘤,达到延长寿命的有效手段。
抗癌药多通过中药提取或加工而成
如青黛中提取的靛玉红,足叶乙甙,斑蟊素,香菇多糖等,它们被制成针剂或片剂,已经属于抗癌的化疗药物。这些药物的应用十分有效而且又与传统中药方式相去甚远,但不能据此抹灭中医方药在肿瘤防治方面的功绩。
中医在诊疗疾病时讲究辩证论治,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了解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应用八纲辩证,气血辨证,脏腑辩证等中医理论与方法,辨明病因,病机,患者阴阳气血的盛衰,经络脏腑的虚实,制定出治疗方法。现代中医还结合现代医学先.进的检查手段来诊明病变的部位及性质,病理分型,病期,研究疾病的诊断,以选择有效的抗癌中草药。
中医这种对证的探求与治疗经现代医学实验证实:
能够治疗癌前病变如小建中汤能够治疗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口服六味地黄丸,冬虫夏草可治疗食管上皮重度增生。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对子宫肌瘤也有治疗作用。
能够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防御能力而起到防治癌症的作用。
能够调节血循环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功能,维持机体平衡,有利于保持人体正常状态,预防癌症发生,例如温经汤,四物汤,人参养荣汤等。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唐善先
唐善先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从事中医临床诊疗三十余年,学及中西,博采众家,不断融汇各派中医精华;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为特色,近年来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并提出以“带瘤生存”为治疗观点,体现了抗肿瘤治疗的务实思维。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全身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打比方说:“慢性病中的糖尿病、高血压,服用降糖药、降压药能缓解症状,而病还在,但人舒服了,这叫‘带病生存’,与‘带瘤生存’是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