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由于气候的原因,人们的饮食开始多样化,一些人为了追求“舌尖上的刺激”,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常发作,胃痛、胃胀难以忍受。“北京四惠医疗互联网医院”特邀专家邹煜明医生表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中药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医是如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
消化内科专家邹煜明医生怎么样?
邹煜明医生,从事消化系统临床诊治工作三十多年,擅长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反流性食管炎等胃肠癌前病变的治疗,擅长胃肠术后的调理以及胃痛胀气泛酸、失眠、焦虑及等亚健康调理,胃肠内镜下早癌筛查经验丰富。
邹煜明医生医术精湛,为非常多的患者解除了病痛的折磨,想要预约就诊的患者也是非常多的,面对患者,邹煜明医生也是非常细致耐心,赢得患者们的一致称赞。
邹煜明医生为广大患者总结了5种常见治疗方法:
1、舒肝和胃法:此法为治疗本病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肝胃不合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为胃脘痛、痛连两肋,大便不畅,临床上多选用柴胡、香附、半夏、白术。
2、清热化湿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活动期,易见到湿热中阻,此法治疗可收到明显的效果,本型患者多见口苦、口粘、纳差、腹胀,小便黄浊。常用的药物有茵陈、滑石、杏仁、木通、竹叶等。
3、调和脾胃法:该法是本病中期的主要治法之一,适用于脾胃不和患者,主要症状为胃脘满闷或隐痛,口中粘腻,纳差,大便不调等症,但一般不出现明显的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头晕等气虚症状,宜选用平胃散、香砂六君子汤等方。药用木香、陈皮、苍术、佩兰、太子参、半夏等。
4、寒热并用法:寒热交杂,虚实互见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见病型,即可见本病早期或中期,临床所见恶心、反酸但喜热饮,胃脘部喜温喜按,大便不调。此法选用半夏泻心汤,常用的药物是半夏、黄连、干姜、青皮、肉桂等。
5、健脾益胃法:该法主要由于本病中期的脾胃气虚患者,临床上可见胃痞不适、纳差腹胀、食后尤甚,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头晕便溏及舌淡脉弱等。治宜选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常用药物有参、白术、茯苓、当归、砂仁等。
6、温中散寒法:脾胃气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可转变为脾胃虚寒证。其症状是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又出现脘腹冷痛、手足不温、面色恍白、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濡弱。治宜酌用黄芪建中汤等加减。常选药用桂枝、干姜、黄芪、白术、丁香等。
7、易胃养阴法:本法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晚期胃阴不足型患者,症见胃脘隐痛、或灼痛、口干口渴、嘈杂似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可选用益胃汤、沙参麦冬汤、玉女煎、一贯煎等。常用药有麦冬、玉竹、石斛、北沙参、生地、玄参、五味子、石膏等。
邹煜明医生表示,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多数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所以需要我们格外重视起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采用中西医方法做到标本兼治,同时患者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变化会影响疾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