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亚梅主任告诉您中医是怎样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

北京四惠医疗互联网医院

稍不留神皮肤出现紫色斑块,通常称之为紫癜,根据临床数据研究表明,紫癜的形成通常由于血小板较少引起的,中年及老年人较为常出现,究其病因中医称之为“血病”范畴,血小板减少因引起重视,严重者易出现出血从而危及生命。

那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除了表现在皮肤,还会有其他表现,下面我们邀请“北京四惠医疗互联网医院”特邀专家许亚梅主任医师,为大家详细介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具体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许亚梅主任:临床医学博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会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贫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科血液病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多次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博士师从陈信义教授系统学习血液病专业技能,曾于协和医院血液科进修学习,系统掌握了血液病诊疗技术与方法,能够运用中西医两种诊疗方法诊治血液系统常见病,疑难病。

许亚梅主任表示,出血的形式多样,有鼻衄、肌衄、齿衄、尿血、便血、妇女月经过多等等。从发病的缓急来说,有急性型,起病急,发展快,病势凶险。也有慢性型,起病缓慢,不具病容、病貌,如不细心查问,容易误诊、误治。

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主要为: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不外有二,一是热伏营血,血热妄行;二是脏腑气血亏虚,气不摄血而发病。现简要分述如下。

血热妄行:皮下紫癜,可有几块或十几块,甚则几十块,大小不等,呈紫红或紫蓝色,伴有鼻衄、齿衄、便血或镜下血尿;骨蒸潮热,颧红目赤,五心烦热,少寐盗汗,口干口苦,便灼尿赤,月经过多;脉细数或弦数,苔薄黄或黄腻,舌红少津或见瘀紫斑。

治则: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生地炭60克、赤芍15克、丹皮10克、茜草根30克、西洋参15克、花蕊石15克、焦桅仁10克、大黄炭15克、北沙参20克、枣皮20克、虎杖30克、甘草5克。

气不摄血:皮下紫癜几块或十几块,呈暗红色或淡蓝色,或伴鼻衄,月经紊乱色鲜、缠绵不已;面色白光白,语言低弱,倦怠神疲,心悸气短,自汗梦扰,纳呆便溏。

治则:健脾、益气摄血

方药:黄芪30克、参30克、炒白术20克、枳壳15克、生地炭30克、大黄炭15克、茜草根30克、紫珠草20克、荆芥炭15克、刺蒺藜20克、虎杖30克、枣皮20克、甘草5克。

许亚梅主任告诉大家,通常血液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坚持治疗,同时需要日常增加饮食营养来提高身体免疫能力,平时不要劳累,注意按时休息。希望我们的介绍会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病、脾胃病、抑郁症、长期失眠、过敏性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类疑难杂症。

擅长:中医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中西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驱邪相结合,治疗肺肿瘤、胃肿瘤、肝肿瘤、食道肿瘤、肠肿瘤、乳腺肿瘤等各种肿瘤。

擅长:食道肿瘤、胃肿瘤、十二指肠腺肿瘤、胰腺肿瘤、结直肠肿瘤等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治疗;治疗肺肿瘤、肾肿瘤、肝肿瘤、前列腺肿瘤、乳腺肿瘤、卵巢肿瘤、恶性淋巴瘤、骨肉瘤等恶性肿瘤;治疗中晚期各类肿瘤,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对减少恶性胸腹水有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