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瘫如何鉴别?专家教你鉴别

重庆黄泥磅面神经医院

同样都是面瘫,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症状表现却是不一样的,在治疗方式上也大相径庭!那么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有什么区别呢?患者如何判断自己患上的是哪一种面瘫呢?下面,由专业的颅面神经专家为大家做解答!

面神经专家指出: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种,一旦得病,二者均会出现面部表情肌群瘫痪的症状,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二者之间在症状表现的区别:

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常见病。

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通常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耳现象。

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

病变在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时,可有同侧味觉丧失。

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鉴别表中枢性面瘫: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脑中风”、脑梗死、脑出血等,是大脑里面的中枢神经受损,从而引起相应神经的功能缺失。

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抬头纹消失,这也是跟周围性面瘫的主要区别之处,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于颜面上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因之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面额纹与对侧深度相等,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故患者于静止位时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

中构性面神经麻痹时,颜面不对称并不明显,移行于面肌痉挛者极为罕见。中枢性面瘫往往伴有偏瘫之其他体征,如腱反射异常、Babinski氏征等。

颅面神经专家指出: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瘫之鉴别,瘫痪明显者一目了然,极轻者鉴别因难。可以依靠以下几方面来鉴别:

一靠表情运动,中枢性者哭笑时不表现瘫痪,周围性者则瘫痪更加明显;

二靠掌颏反射,中枢性瘫痪有或亢进,周围性瘫痪无或减弱,但此法不太可靠;

三靠将其他体征联系起来判定,此法很可靠。

例如,当患者之面瘫不易判定其为中枢性或周围性时,如患者合并一侧上下肢轻瘫,瘫痪之上下肢是在面神经瘫痪之对侧,则其面瘫必为周围性;如瘫痪之上下肢是在面神经瘫痪之同侧,其面瘫必为中枢性,和眼肌瘫痪联系起来也与此相类似。

专家提示:无论是中枢性面瘫,还是周围性面瘫,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早做出诊断区分,以便对症治疗!以免延误好的治疗时机,健康的身体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财富,守护您和您家人的健康是我们永恒追求的目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梅杰综合征、眼睑痉挛、偏头痛等各种颅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

擅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瘫后遗症、梅杰综合征、面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眼睑痉挛、偏头痛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

擅长: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梅杰综合征、眼睑痉挛、偏头痛等各种颅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