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有一点小病痛,很多人都不当一回事,扛一扛就过去了,殊不知小病Z终拖成了癌,还会危及生命!
先说一个案例:患者女,34岁
主诉:腹痛2个月
现病史:患者15天前进餐后出现腹痛症状,腹部及脐周以上显著,呈阵发性隐痛,伴反酸、烧心,偶有恶心、呕吐。
检查所见:胃角可见直径约10cm大小溃疡性病灶,底部附有污物苔,边缘呈火山样改变,质脆易出血。
检查结论:晚期胃癌。
患者和家属猝不及防,根本难以置信,因为此前并没有明显不适。
难道在胃癌来临前,就没有任何征兆吗?有没有办法早期发现?
本期肖瘤医生特邀广东省人民医院王昌俊主任给大家讲一讲!
王昌俊主任介绍胃癌常有这3大“标志”:
标志一:出现黑便或者是便血现象
王昌俊主任指出因为肠胃部位的肿瘤可能会入侵到我们的胃黏膜,容易发生出血现象。血在肠道堆积时间过长,随便排出时会形成黑便。
标志二:胃部烧热、疼痛、难受
胃部的难受分为几种,一种是单纯的疼痛,一种是胃胀,还有一种是严重的灼热感,就像是有火烤着我们的胃一样。我们总是想喝冰凉的水来降一降体内的火,但是发现并未得到好转。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体内火气大,导致胃部有灼热感,而是因为我们胃部不健康本身出现灼热现象。所以当我们发现胃部灼热,疼痛、难受时,也可能是胃部有了癌细胞。
标志三:感觉很饿,但吃不下饭
身体长时间不进食,便会刺激我们的神经系统,让我们产生饿感。按理来说这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当我们的胃部出现疾病,特别是胃部存在癌变现象时,可能会让患者经常性的吃不下饭、感到恶心。
但是由于长时间的不进食,神经系统老受刺激,也会导致我们有饥饿感。所以当我们发现我们很饿,但又吃不下饭时,也需考虑是否是肠胃出现了癌变现象。
王昌俊主任提醒大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都不是特异性的,不是说有了这些症状就是胃癌,只能说这些表现有胃癌的可能性,要警惕起来。
同时,很多早期胃癌没有症状,即使出现症状也不会十分典型,而一旦确诊往往已经是中晚期,所以胃癌的早期筛查就显得至关重要。
胃癌一经确诊大都是中晚期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统计,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数约120万,有超过40%在中国。大多数中国胃癌患者发现时就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
因为胃癌起病多隐匿,早期胃癌经常没有任何症状,或只有轻微的上腹不适、恶心、烧心、疲倦等消化不良症状,常被误诊为慢性胃炎。
而当肿瘤发展到中晚期时,这时才会出现食欲下降、反复呕吐、消瘦、消化道出血、贫血、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这也就是80%的胃癌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的原因。
看着数据挺可怕,但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的相关数据显示,消化道癌症通常要经历5~10年的发展期。越靠近晚期,治疗生存率就越低。
但因为国内癌症早筛意识薄弱,胃肠癌确诊时大都已经是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的Z佳时期,导致胃肠癌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种种表现,来判断一下自己的肠胃是否健康,如果有癌变迹象,Z好检查一下自己的肠胃是否健康,愈早愈好!
胃癌的早期筛查人群有哪些?
王昌俊主任说我国Z新的早期胃癌筛查专家共识,将以下人群确定为胃癌筛查目标人群:
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HP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
筛查方法有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HP感染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根据筛查评出危险等级,中危组和高危组建议进一步选择内镜精查。
筛查具体方法由医生负责选择,大家只需要知道自己是不是目标筛查人群就好了。
肖瘤医生:https://xiaoliuyisheng.cn/html/zixun/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