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越来越重视口腔健康。越来越多的朋友在医院或诊所进行口腔检查时,经常被牙医建议“洗牙”。“洗牙”在医学上称为龈上洁治,是一种用于清除牙结石的治疗方法。如果长时间不洗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牙周病和牙齿脱落。生活在口腔环境中的细菌还可以依靠牙结石在口腔中形成感染病灶,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风险,严重危害我们的健康。每年洗牙一到两次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牙周病,在洗牙的过程中请医生检查我们的口腔健康是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洗牙就是这样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一点风险都没有吗?
大家都听说过中国古代重要思想家老子的一句名言:“祸从口出;有福了,灾难正在降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即使在医院接受治疗也是如此。任何医疗操作都不能保证完全无风险,即使是简单的洗牙也不例外。考虑到牙周病可能带来的危害,我们还是建议选择正规的医疗定期洗牙。既然洗牙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要尽量了解和规避洗牙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洗牙是针对附着在牙齿上的龈上牙结石,大多数医疗在洗牙中都会使用超声波洁治仪。在清除牙结石的过程中出现牙龈出血是正常的。这种出血往往很少。即使是牙龈炎症严重的,也可能容易大量出血,医生也会有相应的治疗方法。可以说,只要在正规医疗洗牙,牙龈出血对于健康来说通常是非常好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口腔处于一个开放的、与外界相通的位置,所以它的微生态环境非常复杂,很多细菌在这里安家落户。在治疗过程中,细菌也可能沿着出血的牙龈进入循环系统。我们的身体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很多时候,这些进入人体的细菌并不能掀起多大波澜。但是,一旦我们的抵抗力下降,这些细菌就可能找到机会兴风作浪,诱发菌血症,使我们出现发烧、头晕、恶心等症状。对于一些身体状况存在诸多隐患且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来说,菌血症还可能引起多器官感染,甚至危及生命。除此之外,超声波洁牙过程中会在空气中产生大量含有细菌、唾液、血液的液滴和气溶胶,增加医患双方的潜在风险,这也是口腔诊疗环境必须通风良好的原因。
正是由于这些风险,医生们非常重视感染的防治,在清洁牙齿之前对进行含漱是预防菌血症的重要手段。我们这里说的“漱口”和我们平时说的饭后刷牙前的漱口液不太一样:这种清洁前的漱口液不用清水,要选择合适的漱口液。目前很多医院常用的漱口水是3%双氧水,也就是俗称的“双氧水”。它可以释放新的氧气,有效减少口腔中细菌带来的威胁,有些医生会建议使用0.10%。用药物漱口后,口腔内的细菌数量会大大减少。在这样的条件下洗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细菌进入血液和呼吸道,是我们生命健康的重要保护措施。我们医务工作者所做的,都是为了人类的健康,让我们和家人在蓝天下拥有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