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胃癌大国”,怎样才能防止胃癌的发生呢?
一、胃癌的高危因素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发展中国家的Hp感染率,达70~80%。
Hp已被国际卫生组织认定为胃癌的I类致癌原,根除Hp可有效降低胃癌风险,因此世卫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列为早癌的一级预防策略。
2、不良的饮食习惯
口味重,吃得咸
胃粘膜不能耐受高盐的食物,高盐饮食会损害胃粘膜,导致胃的急慢性炎症,胃粘膜萎缩,甚至是胃癌。
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除了食盐含量超标,食物在腌制的过程中,还可能产生亚硝酸盐,苯并芘和稠环芳烃类化合物,长期大量摄入可致癌。
嗜烟嗜酒
研究显示,每天喝4杯酒的人患上食道癌的概率比不喝酒的人高出5倍之多;而香烟中的致癌物进入胃中,也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痉挛和血管收缩,直到形成胃溃疡。
3、遗传因素
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既往有消化系统疾病史及肿瘤家族史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4、警惕胃癌的癌前病变
从正常组织到发生癌变的中间阶段称为癌前病变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部良性疾病有:
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残胃、胃息肉、恶性贫血等。
当胃黏膜上皮出现异型增生、肠化生是癌前病变的征兆。
二、预防胃癌的建议
1、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2020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院士团队在《柳叶刀·肿瘤学》上发表一篇论文,指出根据4种生活习惯定义了健康生活方式,包括:
不吸烟、不饮酒、少吃腌制蔬菜。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2、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既往研究表明,根除Hp能够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3、高危人群及时进行胃癌筛查
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而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不到20%,且相比早期胃癌,晚期胃癌愈后较差。可见,做好胃癌早期筛查至关重要。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指出,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一项者: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以及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