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肤斗士皮肤病医院: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是什么?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地区差异较大。有色人种发病率高、如黑人的发病率为170/10万。白人的发病率约为35/10万。中国人的发病率高达49/10万~70/10万而且近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率还呈逐年增加趋势,每年新发病人数统计估计为1.8/10万~7.6/10万。目前我国大约有100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与同龄男性之比为9:1。
发病病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药物因素等有关。
遗传因素:
同卵双胞胎发病率为40%,而异卵双胞胎的发病率仅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家族的发病率可达13%;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率存在种族差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易感基因HLA-DR2。HLA-DR3检出率高于正常人。
环境因素:
1)紫外线:
是激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的环境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日晒后。激发或加重病情的高达60%。
2)食物:
含补骨脂素的食物如芹菜无花果。西芹等具有增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光敏的潜在作用。含联胺基团的食物如蘑菇、某些食物燃料化学物质:
含有反应性芳香胺的染发剂、唇膏和一些有机化合物如三氯乙烯、石棉、硅石等)也可以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激发因素。
4)药物:
药物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导致病情活动的占3%~12%,一方面药物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HLA-DR4表达显著增多,表明这些病人有遗传易感性;另一方面某些药物具有免疫原性,可激发体内抗体的产生。此外,药物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除病人的易感性外,还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5)感染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皮损中可找到包涵体及类包涵体物质:血清中抗病毒抗体滴度增高;目前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与某些病毒持续而缓慢的感染有关。
6)其他:
严重的生理、心理压力精神忧郁及环境污染等其他环境因素亦可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
内分泌因素:
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在生育年龄女性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在青春期前和绝经期后女性中的发病率仅略高于男性,故认为雌激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相关。已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性激素的异常突出表现为女性病人产生较强而持久的雌激素效应和较弱的雄激素效应,女性激素对免疫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本病可能是遗传、环境和性激素等因素相互作用使自身组织细胞结构改变,或免疫活性细胞发生突变,从而失去自身耐受性,造成机体免疫调节失常的结果。
大连皮肤病医师:
从事皮肤病诊疗工作30余年,中医世家出身。擅长运用中西结合诊疗白癜风、白斑、银屑病、红斑狼疮、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带状疱疹、斑秃、疣类等疑难性皮肤病。对疑难性皮肤病的诊断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善于辨证论治,注重变通治疗,诊疗有创新,处方有特色。特别是在反复发作白斑诊疗领域取得了进展,从传统中医总结出的病因、病理、调养方法,与现代医疗技术相结合,具有主治面广、从病理施治的优势。尤其对各类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确保为患者提确的诊断、科学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