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听力非常重要,而这一时期却是听力损失高发年龄段,其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约为1%-2%,随着年龄增长,各种暴露因素的增加,听力障碍发病率会有所增高。如果在婴幼儿期听力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孩子的语言、智力及心理等多方面的发育。因此,及时发现宝宝听力障碍并及时采取干预手段对孩子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由于婴幼儿不能像成人那样对听力障碍做出明确的表达,所以对于家长来说,细心观察并及早发现孩子的听力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判断孩子的听力是否正常呢
0-3个目的婴幼儿:主要通过观察听觉反射来判断听力,听觉反射典型的是惊跳反射,即当给较大声音,双臂会突然向内屈曲;还有闭目反射,比如宝宝在睁眼时听到大声音突然闭眼:宝宝睡觉时遇到突然声响会觉醒,睁开眼睛,这是觉醒反射。
4个月-1岁的婴幼儿:主要通过观察听觉反应来判断听力。比如问宝宝“灯呢”,宝宝可能眼球会向声源方向转动,寻找声源;比如问“妈妈呢”,宝宝会伸手指头等。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对声音没有兴趣或还没有开始“咿呀学语”,那么就要警惕孩子是否有听力问题了。
1岁-1岁半的婴幼儿:可以通过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会回头,大人在隔壁房间的呼唤有反应,能说出单字词,如:妈、爸、灯、果、车等。
1岁半-2岁:能运用两个字的短语,如:吃饭、尿尿,喝水等。
2岁以上,要观察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能否说出短句、短儿歌,能否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否听到大人的指令后完成简单的任务,其次孩子是否干谈话中常常要求别人重复说过的话,并且容易感到疲卷:对干别人讲话,时听见时听不见,后仔细观察孩子是否喜欢把音乐或电视的声音开得较大,是否上课不专心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等。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上述方面的表现异常,或孩子对日常环境、言语的反应欠敏感,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