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肛肠医院--经常排便不正常,当心病变

南京肛泰中医医院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越来越多的疾病“不请自来”了,主要就与吃喝有关,比如“拉”。现代很多人排便都不好,要么便秘,要么大便不成型,或是排便次数过多。无论是哪种,没有了规律的排便,就容易使体内毒素不能按时排出体外。

排便不好的人,早晨起床后做好4件事

1、空腹吃个苹果

口腔洁净后,空腹吃个小苹果,主要是经过一宿的消化代谢,肠胃没有食物,而吃个小苹果,及时补充一些粗纤维,能唤醒胃肠的蠕动,从而利于粪便排出,利于改善便秘,促进肠道健康。

2、大口喝温水

身体经过一宿的代谢,流失了很多水分,同时血液比较粘稠,血压较平时偏高,若在吃个小苹果后,喝些温水,能起到冲刷的作用,促进粗纤维进入肠道,使肠道加快蠕动,利于粪便排出。

此外,早上大口喝温水,还能让身体快速吸收,改善体液和血液粘稠度,对心脑血管也有预防的作用。

3、揉下腹部

下腹部主要是肚脐眼以下,这里主要是肠道,平时在饭后1小时后,可按摩按摩,这样能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消化。

按摩时顺时针方向画圈按摩,每次10圈,利于粪便排出。此外,按摩时,在肚脐的左下方、右上角、左下角加强力度,因为这三处是大肠弯曲的部位,尤其是肚脐眼左下方,为乙状结肠,是粪便堆积的重要部位。

4、早餐按时吃

俗话说“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上吃得像乞丐”,早餐对一个人来说,是一天中重要的一顿饭,吃得营养均衡、易消化为宜。

经过一宿的消化代谢,胃处于排空状态,按时吃早餐能及时补充身体能量,还能促进胃肠活动,易有便意。

排便时,若出现3种表现,可能就是肠道病变了

1、便血

若排便时,出现肉眼可见的便血,可能是痔疮,也可能是肠道病变引起的,主要看便血的颜色、气味、状态等判别。

若便血呈暗红色、绛紫色或黑紫色,伴有大量黏液或脓血,可能是肠道内病变了。

2、排便规律改变

若一个人平时排便次数很有规律,没什么大碍,但突然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或腹泻次数多、便秘太严重,就要小心了。

3、大便性状改变

正常情况下,大便呈圆柱形条状。如果肠道内有肿物,可能会压迫粪便,使排出的大便条变细、或呈扁条状、槽沟状、细条状等,有时,变形的大便条上还有一丝丝血痕,一定别忽视。

出现上述几种情况,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保护好肠道记住“一戒、二定、三多”

一戒:戒熬夜

经常熬夜会影响身体代谢,促使体内毒素不能正常排出,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病变的可能。国外一项研究表明,睡眠不足能够改变身体内肠道菌群的平衡,而这种情况会导致一些代谢功能的障碍,如引发肥胖、糖尿病等。

二定:定时排便

养成每天排便的规律。一般情况,一天中有两个时刻容易产生便意,一是早上起床后不久,二是在吃饭后不久。一旦产生便意,及时排便。若粪便不及时排出,对身体健康很不利。

三多:

1.多粗纤维

平时可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菌类等,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利于粪便排出,从而改善和预防便秘。

2.多喝水

平时多喝些水,是白开水,也可是蜂蜜水。

3.多运动

多运动,少久坐,能提高身体新陈代谢,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运动,可减少肠道炎症,降低癌症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萎、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症等。

擅长: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治,如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胆胰管结石取石术、梗阻性黄疸的内镜引流术及内镜超声引导下肿块穿刺术等。

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疑难疾病的诊治。消化内镜检查技术娴熟,熟练掌握消化内镜下的息肉套切等治疗。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