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内分泌器官,位于子宫两侧,左右,栗子大小正常。它有两个主要功能,一个是生殖功能,即产生成熟的卵泡和排卵;另一个是激素的分泌,主要是雌激素,但也分泌少量的雄激素来维持女性独特的体征。
45岁正常女性卵巢功能~50岁左右开始逐渐衰退,但近年来发现卵巢早衰患者数量明显增加,青春期妇女甚至可以在门诊看到。卵巢早衰是指40岁前妇女因某种原因引起的闭经和不孕症。它是一种以雌激素缺乏和促性腺激素水平提高为特征的疾病。原发性闭经患者发病率为10%~28%。
目前卵巢早衰的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免疫、药物、手术、感染等方面的破坏因素相对肯定。例如:
1、免疫因素:
大多数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可合并卵巢早衰。
2、医源性卵巢早衰。
40岁前切除双侧或一侧卵巢会导致卵巢等组织功能下降,导致卵巢早衰。过去,人们认为,切除一侧卵巢后,另一侧卵巢可以保持正常的内分泌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侧卵巢切除术后,卵巢分泌的激素下降,骨质疏松症和更年期症状的几率增加。此外,应尽量避免侵入性手术,如反复流产;
3、特发性卵巢早衰。
继发性闭经是一种没有明确致病因素的继发性闭经,是卵巢早衰重要的类型。多发生在生育年龄,临床上逐渐或进行性月经稀少,然后闭经伴有潮热、易怒等更年期症状,内外官萎缩。
4、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病毒可引起卵巢炎症或免疫性卵巢损伤,导致卵巢早衰。卵巢功能下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绝大多数患者在卵巢早衰前表现为月经稀少或月经紊乱,可出现潮热、出汗、心烦、健忘等围绝经期。女性明显衰老,皮肤干燥,容易合并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