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结直肠癌因为与痔疮非常相似,而被大众忽略。由于国内缺乏国家性的早筛计划,加之老百姓对于预防结直肠癌的意识不够,等到发现已到中晚期。其实虽然这两种疾病都会引起便血,但有很多区别,只要仔细观察,很容易鉴别。
01、便血
痔疮患者大便有血,是由于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落下来,血液颜色呈鲜红色,呈现明显的滴状,而且血液不会与粪便混合,也不会有黏液存在。
直肠癌患者则表现为持续性便血,而且血液呈现为暗红色,常和粪便在一起混合,有时患者会排出类似粘液或血液等的东西。一般肿瘤和肛门的距离决定着其出现便血的概率。
02、排便习惯改变
痔疮和肠癌患者排便次数不同,因为大肠癌患者肠道中有肿瘤,肿瘤可压迫肠道,排便和之前相比会多很多,而且排便后总有排不完的感觉。痔疮排便次数正常,只不过排便会有明显的疼痛。
如果以前排便很规律,Z近排便异常,有时出血便秘、有时腹泻,有时便秘腹泻交替进行很有可能是肠癌。
03、疼痛感不同
痔疮在早期会有无痛感便血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感逐渐加强,严重时甚至疼痛难忍;
直肠下段癌如浸润肛管部可引起局部疼痛,如累及肛管括约肌则可引起肛门失禁,脓血便常常流出,污染内裤;癌肿感染或转移,可引起腹股沟部淋巴结增大。
04、发病方式和患病人群不同
痔疮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发生于肛门部位疾病,简单理解就是肛缘皮下的血管及周围组织扩张、增生。可以发生在每个年龄段的人身上。
而直肠癌,是结直肠黏膜的异常增生改变,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一般结直肠癌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若中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便血、身体消瘦或排便习惯以及排便性状发生改变,极有可能是肠道疾病,要重点关注。而且男性发病率明显较高。
但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因此年轻人出现便血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就医。
这样,我们就能通过对出血、排便习惯、高发年龄来初步判断和区别是痔疮还是肠癌!但肠癌的Z终诊断还是要靠肠镜以及病理才能决定。
肖瘤医生温馨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便中带血,常常腹痛,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小病成大病。当然,痔疮的发病率确实比肠癌高,也确实常见。大家不必恐慌,正确面对,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