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且容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疾病。它的发生与生活中的很多因素有关,一般症状表现在全身各个部位,如发烧、腹痛、局部水肿、皮肤黏膜暂时性充血等等。那么荨麻疹是怎么引起的呢?原因很多种,其中饮食为主要原因之一。
有句俗话:“病从口入”说的的确很有道理。饮食不当能够引发很多种疾病,而荨麻疹的发生更是与饮食密不可分。急性寻麻疹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是密不可分的,饮食不当可以引起多种病症,急性寻麻疹就是其中之一。急性寻麻疹,俗称“急性风疹块”,是由多种致病因子引起的,常见的是由特异性过敏性体质和食物过敏引起。所谓特异性过敏性体质,是指这类的血清里面存在着一种高含量的特殊蛋白质--IgE免疫球蛋白,其含量高出正常人几倍到几十倍,这些都是遗传基因所决定的,此类免疫球蛋白的存在,是发生急性寻麻疹的内在致病因子。但是,急性寻麻疹的发生,必须有外在致病因子的作用,常见的外在致病因子是对部分食物发生过敏引起。
很多人都会发生食物性过敏反应,从而引发急性荨麻疹。而对于具有特异性过敏性体质的人,对食物引发的急性寻麻疹一般由以下两种情况引起。一种是直接对食物所含蛋白质发生过敏反应而引起。过程是这样的:某些食物蛋白质进入体内后,会诱导特异性体质产生大量IgE免疫球蛋白,结果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导致机体产生大量组织胺、缓激肽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能使皮肤、胃肠道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血清渗出血管外,出现皮肤水肿,形成风团而引发急性寻麻疹,同时导致胃肠道平滑肌收缩紊乱而伴有阵发性腹痛。另一种情况是对食物蛋白质在体内消化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蛋白胨发生过敏而引起,过程是这样的:短时间内食入大量动物性蛋白质食物,或者同时大量饮酒,以上这些情况都能使机体消化食物的能力大大减弱,结果只能将食物蛋白质消化分解成中间产物--蛋白胨,不能继续分解成氨基酸和小分子肽,蛋白胨通过肠粘膜吸收后,也能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同样能导致机体产生大量组织胺、缓激肽等生物活性物质,也会引发急性寻麻疹和腹痛。
荨麻疹有很多分类,如慢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等等,而这其中急性荨麻疹也可以根据进食与发生急性寻麻疹时间间隔长短,可将食物过敏性急性寻麻疹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速发型大多在进食后两小时发生,迟发型为进食一天或数天后发生。不同食物种类,其抗原性强弱也不同,也就是过敏性强弱不同。一般来讲,以下一些食物蛋白质过敏性较强:一种是蟹、虾、蛤蜊肉、毛蚶、螺蛳等贝壳类水产品,另一种是猪肉、牛肉、羊肉、狗肉等肉制品和鱼类水产品,还有牛奶、羊奶等奶制品,鸡蛋、鸭蛋、鹅蛋中的蛋清,核桃、胡桃、白果等坚果类食品,花生、大豆、扁豆等豆科植物,以及蘑菇、香菇等真菌类食品。
洛阳皮肤科医院温馨:朋友一旦发现,一定要注意尽快到正规专科医院就诊,不要擅自购买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危害健康。
如果您还有其他疑惑或者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了解详情”和我们交流。我们将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帮助您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