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有哪些特点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癫痫与成人不尽相同。儿童癫痫有多样性、易变性、顿挫性、不典型性、周期性及不良因素容易诱发癫痫等特点。各种癫痫类型及综合征均可见于儿童。1、多样性:即同一个病儿,可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2、易变性:儿童的癫痫症状时常变化,在不同时期可有不同类型的发作。3、不典型性:儿童癫痫常有变异,如发笑,异乎寻常的性格、行为突然改变等,这些都可作为儿童癫痫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4、不良因素容易诱发:儿童在不良因素(如发热、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兴奋或疲劳等)的影响下容易发作5、周期性:儿童癫痫未经系统、规律的治疗或发作频繁(尤其是大发作或出现过持续状态后)6、智力改变:智能和性格的改变比较明显,如表现为智能低下、呆傻、迟钝、幼稚、言语不清、沉默寡言、孤僻或暴躁等。凡有明显脑器质性、遗传性、代谢性病因者,以及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者,几乎均有智能低下。年龄越小,智能障碍的发生率越高,而且发作越频繁,智能低下率就越高,严重发作本身即可影响智力发育。
癫痫发作时如何处理和预防
有人认为,得了癫痫病,一辈子就完了,不是残疾也是呆傻。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癫痫是一种可治性疾患,只要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多数患者不影响其成长发育、接受良好教育,胜任本职工作并享受美满的家庭生活。
癫痫可以预防吗?
部分癫痫可以通过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
遗传基因使某些儿童具有惊厥“易感性”,在各种环境因素的促发下,产生癫痫发作。对此,特别强调遗传咨询的重要性,应详细的进行家庭系统性调查,了解患者双亲、同胞和近亲中是否有癫痫发作及其发作特点,是否有热性惊厥病史,对其同胞、后代和其他亲属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1、对于家族中有引起智力低下和癫痫的某些严重遗传疾病,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产前诊断,或新生儿期筛查,以决定是否终止妊娠或早期治疗。
2、为了预防出生时脑损伤引起的癫痫,对于高龄初产者、胎位异常未矫正等情况,如预计生产过程不顺利,应及早采取措施,或行剖宫产,以避免生产过程中因婴儿缺氧、窒息、产伤引起日后患癫痫。
3、对于各种颅内感染引起的癫痫,主要是积极地预防这些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了颅内感染性疾病,应及早诊断,正确治疗,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在颅内感染的急性期,不少患者常有癫痫发作,应及时、足量地使用抗癫痫药物,以减轻脑组织因癫痫发作造成的损害,也可以减少日后癫痫发作的机会。
4、预防脑外伤引起的癫痫,重点是预防脑外伤的发生,避免因工作、交通事故引起的脑外伤。
5、热性惊厥患者有可能会转变成癫痫,对有反复发作可能的热性惊厥,应及早的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热性惊厥造成的脑损伤,以减少癫痫的发生率。
6、去掉癫痫发作诱因,也是预防癫痫复发的重要环节之一,如饮酒、疲劳、精神压抑、暴饮暴食、感染性疾病、受惊、发热、剥夺睡眠、近亲结婚及有害的声、光刺激等。
癫痫发作时的紧急处理?
癫痫发作多数呈一过性,通常很少超过5分钟而自动缓解。一般情况下,除非癫痫持续状态需要紧急处理,不需要仓促送往医院抢救。患者发作、特别是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时,注意保护不要摔伤、烫伤等。有些家属用力掐人中或怕咬破舌头,而将手指或筷子强行塞进患者口中,这都是不必要的,有时甚至会引起其它伤害。发作时也不要强行给患者灌药,这样会造成呛咳和窒息。
遗传性癫痫症怎么引起的呢
遗传性癫痫是有基因异常引起的,属于遗传性癫痫,如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发性额叶癫痫等,不同的遗传方式会使家族中的患病率有所不同。额叶癫痫可能是脑皮质发育不良,脑损伤,脑挫裂伤,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出血,颅内占位,脑肿瘤,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脑结核,化脓性脑膜炎等因素造成的。在临床医学上并不是所有的额叶癫痫病症都会引起患者出现遗传的现象。
儿童夜间额叶癫痫与夜惊的区别?
儿童睡眠性癫痫患者的症状是什么睡眠型癫痫是癫痫类型中一个常见的癫痫发作分类,其发作时间在睡眠中,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夜间睡眠中突然出现很大的行为异常。常染色体显性夜间发作性额叶癫痫,发作表现为夜间短暂性反复发作的肢体强直和痉挛,夜间突然坐起,表情恐惧,大喊尖叫等,起病多在十岁左右。额叶癫痫会在入睡后短时间内发作,儿童夜间惊吓会在入睡后60-90分钟左右发作,额叶癫痫发作很短,每次发作约10-60秒,儿童夜间惊吓约5-10分钟,额叶癫痫发作的次数相对较大,可在夜间惊吓约5-10分钟,每晚一次或几次,甚至更多,儿童夜间夜惊发作相对较少,几天到一次,一个月发作一次,通常每晚发作一次。儿童睡眠癫痫有好多种类型,每一种癫痫类型的发作症状有所不同,常见的发作症状有,
中医如何治疗额叶癫痫
是一种脑部疾患,其特点是持续存在能产生癫痫发作的脑部持久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神经生物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后果。治疗额叶癫痫可用活血化阏法,额叶癫痫发作时,人体脏腑气血失去了平衡而发生紊乱。对于额叶癫痫的治疗有很多方法,其中中医方面的针灸就是不错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