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难治性癫痫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难治性癫痫的因素如下:
一、一岁以下发病或发病年龄较晚。
二、在长期用药过程中,治疗不当或长期难以。
3、脑电图检查时,患者以慢波为背景,但持续发生棘慢波。同时,血药浓度检查时,血药浓度在正常有效的抗癫痫范围内,临床症状无法控制。脑电图仍表现为异常癫痫放电和复杂部分发作,如婴儿痉挛,也是导致难治性癫痫的因素。
四、脑器质性病变,如出血性脑卒中、颅脑外伤等脑器质性损伤,也是难治性癫痫的重要因素。
如何鉴别晕厥和癫痫发作?
晕厥与癫痫小发作的区别如下:1、癫痫一般无先兆症状,或先兆症状持续时间短;晕厥通常有先兆症状,持续时间长。2、癫痫的发作与姿势无关;晕厥通常发生在站立时。3、癫痫发作时间为昼夜,但夜间睡眠时发作较多;晕厥通常发生在白天。4、癫痫发作时,皮肤常变紫,或皮肤颜色正常;晕厥时,皮肤常表现为苍白。5、癫痫发作时,多有肢体抽搐;晕厥时,一般没有肢体抽搐,即使有,也相对较少。6、癫痫发作时,通常伴有尿失禁和舌咬;晕厥时,几乎没有尿失禁和舌咬。7、脑电图常见于癫痫发作;晕厥发作时,脑电图多为正常。
脑海绵状血管瘤和癫痫
脑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畸形。一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颅内出血和局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与海绵状血管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认识的加深。据统计,局部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约有4例%由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癫痫发作。但对于海绵状血管瘤伴发的癫痫,选择单纯的药物控制或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发病部位约3/4位于幕上,多于皮下区,基底节区、脑桥等部位也有病变。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癫痫、出血和神经功能障碍。该病的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幕上病变常见于癫痫发作和出血;幕下病变常表现为局部神经功能障碍,但癫痫发作罕见。据文献报道,癫痫的发病率为34%~70%之间。癫痫发作多为局限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一般认为,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癫痫机制、局部电生理变化、神经递质变化(兴奋性氨基酸增加)、与铁血黄素沉积和胶质增生有关。目前,对于海绵状血管瘤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治疗,有两种观点:一是单纯出现癫痫症状的患者,潜在出血的风险很小。如果药物控制良好,则无需手术治疗。除非药物控制癫痫差或合并出血或再出血,否则应考虑MRI的渐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