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癫痫宝宝?
护理要点1、脑部无严重病变的癫痫患者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上与正常人没有区别。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癫痫的信心。2、一旦发作,作为身边的人,有条件有时间把病人扶到床上,如果来不及,就让他躺下,防止意识突然丧失和跌倒。3、在送急救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发病时间、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包括意识丧失时间、抽搐时间),并注意观察抽搐部位、局部或全身、是否伴有意识丧失、视力、二便失禁等,这些表现有助于医生的定位诊断。预防保健措施1、高烧、惊吓、过度兴奋和疲劳都可能诱发儿童癫痫发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癫痫的护理应尽可能控制这些感染、惊吓、过度兴奋和疲劳对儿童的影响。2、为防止事故发生,父母应禁止孩子单独攀爬、游泳,不要让病人单独外出。3、父母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要有规律,能适当做一些轻体力劳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紧张等。儿童饮食应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清淡、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和水果,不要暴饮暴食。
脑海绵状血管瘤和癫痫
脑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畸形。一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颅内出血和局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与海绵状血管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认识的加深。据统计,局部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约有4例%由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癫痫发作。但对于海绵状血管瘤伴发的癫痫,选择单纯的药物控制或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发病部位约3/4位于幕上,多于皮下区,基底节区、脑桥等部位也有病变。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癫痫、出血和神经功能障碍。该病的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幕上病变常见于癫痫发作和出血;幕下病变常表现为局部神经功能障碍,但癫痫发作罕见。据文献报道,癫痫的发病率为34%~70%之间。癫痫发作多为局限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一般认为,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癫痫机制、局部电生理变化、神经递质变化(兴奋性氨基酸增加)、与铁血黄素沉积和胶质增生有关。目前,对于海绵状血管瘤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治疗,有两种观点:一是单纯出现癫痫症状的患者,潜在出血的风险很小。如果药物控制良好,则无需手术治疗。除非药物控制癫痫差或合并出血或再出血,否则应考虑MRI的渐进生长。
癫痫发作的症状是什么?
癫痫发作是目前分类中提到的综合性发作。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即癫痫大发作。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突然失去意识,然后病人倒在地上,伴有一些症状,如闭眼、挂眼、吐白沫、咬舌、上肢屈曲、下肢直、尿失禁,这些都是临床表现。因此,这种类型通常被称为癫痫发作。在发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找到终止发作的方法,因为如果癫痫发作持续很长时间,它终可能会进展为癫痫的持续状态。发作期间可能持续时间过长,患者呼吸衰竭或心脏衰竭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