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诊断标准
如果认为患者有患有癫痫的可能,需要进行脑电图检查确认患者发作时是否有脑电波异常的情况,以及头颅CT、核磁共振等常规脑部影像学检查。癫痫是一种慢性的脑部疾病,新的癫痫的诊断定义是临床实用型的,符合如下任何一种情况就可以确定为癫痫,也是目前诊断癫痫的标准:至少有2次发作,间隔在24小时以上是非诱发或反射性的发作。询问患者的家族史也是很有必要的,要注意询问父亲、母亲和同胞中有无癫痫病史及其它神经精神病病史。
癫痫会遗传下一代吗
症状性癫痫的孩子患病率会比常人的得病率高一点,但是与癫痫患者的亲缘关系越近,发病率就越高。癫痫病是脑神经元出现异常过多充放电造成的突发性的暂性的病症和体症。另外一种是脑内结构异常,比如说独立感染肿瘤,外伤的,这样的癫痫不会传染给下一代。
什么是睡眠性癫痫?
睡眠性癫痫是患儿在睡眠过程中有癫痫发作,习惯上老百姓称为睡眠性癫痫,临床上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多在刚入睡或快睡醒的阶段,误认为这类癫痫是睡眠性癫痫,实际它是普通癫痫,只是好发时间在刚入睡或快睡醒的阶段。常见的睡眠癫痫症状包括突然睁眼、觉醒或恐慌,伴有肌肉张力障碍或其他运动障碍,少数情况下还有与睡眠相关的攻击行为。对于睡眠性癫痫的,有大部分不会知道自己在梦中出现的这些症状。
病毒性脑炎伴发癫痫
1、病毒性脑炎伴发癫痫的分类如何?
病毒性脑炎的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都可出现癫痫发作,分别称为急性症状性发作(癫痫发作出现在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病毒性脑炎后继发性癫痫(癫痫发作出现在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期)。
2、病毒性脑炎伴发癫痫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在病毒性脑炎的急性期,皮质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脑水肿、病原体的毒素和代谢产物的积聚,均能通过相关机制影响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而成为致痫的原因;脑细胞的坏死、炎症细胞的浸润等病理变化能影响神经细胞的通透性和正常功能产生异常放电,从而引起癫痫发作。
在感染急性期过后,病变部位留下癫痫灶,癫痫灶可见神经元坏死、缺失、结构紊乱,畸状增生,血供障碍,生化代谢障碍,γ-氨基丁酸合成减少,细胞膜质子泵失调,钾外流,钙内流等表现。持续去极化导致异常放电,引起继发性癫痫。
3、病毒性脑炎伴发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伴发癫痫的发作形式主要有全面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等,其中以全面性发作为常见,约占各种发作的一半以上。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期继发性癫痫患者,常见的发作形式为继发性强直阵挛发作,其次为复杂部分性发作和单纯性发作,以颞叶癫痫为多见。
4、病毒性脑炎伴发癫痫患者抗癫痫药物的应用:
关于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伴发癫痫发作的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抗癫痫药物目前意见仍不一致,国内外也缺少相关的治疗指南。
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期癫痫常为难治性癫痫,在抗癫痫药物的使用上存在较大的难度。
胶质瘤和癫痫并存怎么治疗
脑胶质瘤比较难治,癫痫也不好治,当二者同时出现时,会发生什么?肿瘤引发癫痫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种是由于脑胶质瘤的生长位置,或越长越大,压迫到了脑功能区,导致大脑神经元出现异常放电,从而表现出癫痫的症状。这种癫痫症状在手术之前就会出现,但通过手术,大部分病人的癫痫症状都会消失;还有一部分病人术后仍旧有癫痫发作,需要继续吃抗癫痫的药物。第二种是术前没有癫痫发作,但是手术后出现了癫痫,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术后很早就出现癫痫的,这可能是由于手术切除肿瘤后,局部病灶水肿、出血导致的。患者一方面要等待水肿和出血吸收,一方面可以咨询大夫使用相应的抗癫痫药物。另一种是术后几个月才出现的癫痫,这是因为切除肿瘤的脑区形成了瘢痕,随着瘢痕的增生,也会导致出现癫痫,这个时候也要找大夫使用抗癫痫药物。如果用药也没法控制癫痫,就要考虑手术治疗了。这两大类都可以归结为围手术期癫痫,其发生率高达30%。在治疗脑胶质瘤的过程中又半路杀出个继发性癫痫,可真让人担忧。那怎样才能对付这只“拦路虎”呢?实际上,好的办法就是提前预防癫痫。一般越是低级别的脑胶质瘤,由于病灶具有刺激性,出现癫痫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那些高级别的脑胶质瘤,由于病灶区的细胞往往被破坏得很厉害,发生癫痫的机会反而小一些,或者癫痫发作得不典型。如果术前就有癫痫,那么对于继发癫痫、尤其是仅有继发性癫痫表现的胶质瘤,因其预后相对较好,在切除胶质瘤的同时切除完全切除病源灶,方可达到二者的可能,当二者并存时,不能只单纯的切除胶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