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小儿高热惊厥转为癫痫
日前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接诊一位10岁小患者小童童,家住河南郑州的小童童上半年因感冒高热导致神志模糊,有握拳、抽搐等异常行为,吓坏了照顾小童童的妈妈。担心其病情严重遂送往当地医院,医院予以输液治疗后慢慢退烧,清醒后的小童童并不记得自己的异常行为。据童童妈妈回忆,童童从小就经常发烧,以往高烧时偶尔也出现过大喊大叫、抽搐等异常行为,这种情况从出生到现在,大概出现了六七次。她担心孩子患有癫痫,遂到我院就诊。经过几个小时的脑电图检查后,专家告诉童童妈妈:童童的异常表现属于高热惊厥,不是癫痫发作,但是临床上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可能,因此嘱咐浩浩妈妈务必要定期带他复查脑电图。据三博脑科医院癫痫专家介绍,高热惊厥并不等于癫痫。因为高热惊厥的症状反应和癫痫发作表现症状类似,但并非癫痫,而且一般预后良好。值得注意的是高热惊厥虽然不等于癫痫但与癫痫关系密切,临床上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可能。对于有高热惊厥症状史的小孩,家长一定要懂得以下相关疾病知识,以防小症成大病。1、一次发热过程中只发生一次惊厥是单纯性高热惊厥,二次如精神萎靡,则可能是脑炎。如果嗜睡,则往往易发展为癫痫。2、宝宝发烧时,口腔温度达38.5℃、肛表温度39℃以上,发生单纯性高热惊厥的较多。口腔温度38.5℃、肛表温度39℃以下发生的就属于复杂性高热惊厥。无热惊厥即为癫痫。3、2个月-6岁以内的宝宝高热容易引发惊厥,1-2岁是好发年龄,这个年龄段初次发生高热惊厥的,往往是单纯性居多。而3岁后开始次发病的,复杂性的更多,转变为癫痫的可能性较大。新生儿高热时抽搐,不叫高热惊厥。宝宝6岁以后,如是单纯性惊厥会自然消失,依然有惊厥的话,则肯定是复杂性惊厥。
癫痫失张力发作是什么
癫痫失张力发作也叫无动性发作,多见于儿童,是全身或个别肌群的肌张力短暂的降低或消失,以致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出现下颌松弛、头下垂或全身肌张力丧失而倒地。跌倒时常有头面部受伤,同时伴有短暂意识障碍,又称跌倒发作。发作时间较短,往往可立即恢复原态。脑电图大多呈现单个或短暂的多棘慢波,继之短程的弥散性慢活动。这种发作还可见于一些非癫痫性疾病,如脑干缺血、发作性睡病、猝死综合征等,应注意鉴别。目前对失张力发作的神经起源尚不完全清楚。一种推测认为失张力发作可能起源于脑干,主要是桥脑网状结构,实验表明直接或间接刺激这一区域均可引起失张力发作。发作性睡病的睡瘫和猝倒也具有相似的机制。另一种推测认为癫痫性失张力发作与皮层短暂而强烈的抑制有关。现已证实刺激皮层的某些区域可引起自主活动的抑制。有人认为失张力发作伴EEG广泛棘慢波发放与失神发作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但失张力发作比失神发作的皮层抑制作用更强烈。
怎么检查有没有原发性癫痫
原发性癫痫多指原因不明的癫痫病(包括先天性原因不明即所谓的隐原性癫痫、临床检查没有发现脑部器质性病变及全身代谢性疾病)。脑电图能够快速准确定位、定性。查原发性癫痫用脑脊液检查:如病毒性脑炎时,白细胞计数增多、蛋白增高,细菌性感染时,还有糖及氯化物降低。
原发性和继发性癫痫怎样区分?
癫痫是临床中比较多见的慢性脑部疾病,原发性癫痫目前没有十分明确的病因且多数与遗传因素有关,而继发性癫痫的病因相对比较明确,常常继发于脑炎和电解质紊乱以及肾病、肝病等因素,能够有效的根据病因对症治疗,因此继发性癫痫比原发性癫痫好治。原发性癫痫又称真性或特发性或隐源性癫痫,真正病因不明,经过各种现代检查,一些神经细胞发育异常,细胞内外电解质失衡,易受遗传因素影响,免疫功能缺陷。原发性癫痫病多发病于青少年期。
癫痫继发性和原发性是什么意思
不同病因引起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异常放电所致,由于不同症状和体征组成的发作性短暂性,通常也是刻板性的临床现象,称为癫痫发作,由于癫痫发作的起源不同传播过程不其临床表现可为感觉、运动、自主神经、意识、精神、记忆、认知或行为异常,反复癫痫发作的慢性脑部病变称为癫痫,癫痫都是有病因的,但是限于对癫痫病因认识的局限性,有些病因人类已知,有些则在探索中前者称为症状性或继发性癫痫,后者称为特发性癫痫,就是原发性癫痫,原发性癫痫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癫痫,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绝大多数在30岁以前发病,继发性癫痫是除了遗传因素的,其他病因引起的如: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囊虫、脑部肿瘤引起的,解除了病因多能,原发性和继发性癫痫主要是病因不同,发作特点不同,治果也差别很大。癫痫病原发性和继发性都是属于癫痫类的一种疾病,继发性的癫痫病大多数是由于脑外伤或者是脑肿瘤等原因引起的癫痫,而原发性的癫痫,多数是由于一些遗传的因素造成的,在儿童时期比较多见,也是35岁以前经常会发生的。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具有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