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前记:很多家属问癫痫患儿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特殊需要注意的,简单和大家说说:
1、饮食:不能暴饮暴食,切忌过饥或过饱,不能喝酒,不喝带酒精的饮料,不喝浓茶和浓咖啡,巧克力不是绝对的禁忌。中医认为羊肉等不能吃,但西医没有这方面的说法。
2、药物:大剂量的青霉素可能有一定的风险,但常规剂量的一般,一般人生病多数为常规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应用剂量不是大剂量,且时间短,一般剂量的头孢没有禁忌;感冒时尽量不用含扑尔敏的药物,有研究认为可能会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不是绝对的,我们也发现很多患儿应用,但几乎未见到有诱发的);当用本身可能有肝损伤的药物如丙戊酸钠时,尽量不用联合应用同样可能有肝损害的药物,因可能会叠加,例如当应用丙戊酸钠时一般不同时应用红霉素,如果需要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相对。
3、活动:频繁发作时避免体育或危险活动,加强监护,以免意外伤害;病情稳定时,一般的日常活动均可以参加,但不要过于激烈;尽量不要参加游泳、登山、跳水、赛车等运动,以免发生意外,骑自行车需要警惕,如果突然发作可能摔倒,甚至出现交通意外。
4、娱乐:一般的看电视、玩游戏没有禁忌,但要避免过度的游戏等刺激,对于有些癫痫是视觉诱发的,可能会诱发发作,尽量避免激烈闪光的刺激。
5、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6、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对癫痫的治疗要有信心和耐心。
癫痫发作的电生理基础是什么
正常大脑神经细胞的膜内和膜外的钾离子(K)和钠离子(Na)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K多在细胞膜内,而Na多在细胞膜外。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所谓“极化”状态。当各种直接或间接因素影响大脑神经细胞膜的渗透功能时,则导致细胞膜外的N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而细胞内的K渗出膜外,这样就形成所谓“去极化”状态,该处的膜电位降低,与相邻的膜电位形成一定的电位差,造成局部电流流动,称作“动作电位”。就单个神经细胞来说,其动作电位是极微弱的,如果大量神经细胞被累及,则其综合在一起的动作电位的电流就很强。通过上述神经细胞之间极为复杂的突触联系,当兴奋性刺激不断加强,抑制性刺激不断减弱,则可形成较为巨大的电冲动,如果形成同步化放电,就可成为发作性过度放电,成为癫痫发作的电生理基础。
什么样的人易发生外伤性癫痫
外伤性癫痫指的是头外伤,损伤到脑组织,特别是大脑皮层损害时所导致的一种症状性癫痫,在任何人群,当其大脑受损时,都有可能会发生外伤性癫痫。
但是如果有遗传家族史的病人,其发生癫痫的概率要高于普通人群。这是因为癫痫具有遗传易感性。它并不是遗传疾病,但是却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患者的直系亲属,特别是父母、兄弟姐妹如果有癫痫病史,不管是原发性癫痫,还是继发性癫痫病史,都会导致患者发作癫痫的概率增加。同时患者也要注意避免诱因,长期、饮酒熬夜使精神过度疲劳或兴奋,也会使癫痫发作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