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儿生活指导
1、饮食:没有特殊要求,应与正常孩子要求一样,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都要兼顾,不能偏食。避免暴饮暴食,增加胃和脑部的负担,诱发惊厥。
2、睡眠:不看恐惧、惊吓的电影,避免睡眠不足和情绪激动。
3、运动:发作已被控制或发作频率很少的孩子,可以参加一般的正常活动,包括上操、上体育课等,但应避免过度劳累,禁止游泳、攀高、骑车等危险活动。
4、让孩子与正常同龄儿一起学习、生活。家长好能与老师进行详细的沟通、交流,让老师和学校有关领导能正确认识孩子的病情,使大家消除顾虑,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坦诚开放、互敬互助的学习环境。
5、家长应正确认识孩子的病情,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努力创造好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要受到一些特殊的保护和照顾,但不能过分溺爱。
6、坚持按时服药:家长应配合医生一起告知孩子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并注意督促、看服到口。在服药期间应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
引起小儿癫痫的因素有哪些
一、脑病疾病患者是引起癫痫的重要因素:1、先天性或发育性疾病:脑发育畸形(小头畸形、脑穿通畸形、小脑回畸形)、脑积水、神经皮肤综合征(结节性硬化、脑三叉神经血管瘤)脑性瘫痪等;2、颅脑损伤:产伤(颅内出血硬脑膜撕裂伤、脑挫裂伤)、急性颅脑损伤(闭合性、开放性)、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或积液,外伤后瘢痕形成等;3、感染:细菌性脑膜炎、脑脓肿、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结核性脑膜炎或结核瘤霉菌性脑膜炎、破伤风、脑寄生虫或原虫病等;4、脑瘤:脑胶质瘤、脑膜瘤、脑白质病等;5、脑血管病: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出血、脑血管栓塞、动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及高血压脑病等;6、脑变性病:脑黄斑变性、多发性硬化、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7、中毒性脑病:任何原因引起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二、中毒性癫痫: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一氧化碳(CD)中毒、有机磷中毒、重金属中毒(汞、铅、砷)等。缺氧。休克、窒息、严重贫血、急性大出血、心肺疾患等容易引起癫痫。三、内分泌及代谢障碍:蛋白质、糖、脂肪代谢异常;水、盐代谢障碍(水中毒、碱中毒、尿崩症、高渗性脱水);低血钙、低血镁;维生素乏症,肝性脑病;肾功能不全;核黄疸等也是引起癫痫的原因这一。各国临床观察证实,只要给予合理治疗,75%-80%的癫痫病患儿能够完全康复。因此,对于家中有小儿癫痫的父母来说,学习一下康复知识很有必要。
癫痫患儿在家用药要注意些什么
,要正确认识服用抗癫痫药物的重要性,不应担心药物的而拒绝服用,虽然药物会带来一定的,但远比癫痫发作时给患儿带来的身心损害要小得多。服药期间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设置服药闹钟,避免出现漏服和停服药物的现象。
第二,准备一个特制的药盒,把每天、每周要吃的药都按照时间、日期放在固定的药盒里。是否服用一目了然。
第三,学龄儿童要合理安排好固定的时间,如果一天吃两次,一般是每隔12小时吃一次。可以在早上上学出门前吃一粒,下午放学后要在固定的时间吃一粒。
第四,将药物放在显而易见,儿童又不易拿到的地方,要妥善保管,确保药效。
第五,要备足经常服用的药物,避免其他因素造成的漏服或者停药。
第六,有的药物因为胃内食物可能会稀释或吸附药物,或者与药物结合影响药物吸收,宜餐前服用,如丙戊酸钠。
第七,有些药物需餐后服用,如拉莫三嗪,这样可以减轻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第八,有些药物需同时服用,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食物同服的话可以增加吸收。
第九,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时,为了避免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尽量两种药物要间隔半小时以上。
第十,缓释片是不可以研碎服用的,如丙戊酸钠缓释片。
第十一,在抗癫痫药物发作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更换药物的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