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叶癫痫是什么
枕叶癫痫(Occipitallobeepilepsy)临床分为原发性枕叶癫痫和继发性枕叶癫痫两种类型。前者又称为儿童良性枕叶癫痫,多见于4~8岁儿童,无脑器质性损害,有自愈倾向。后者又称为症状性枕叶癫痫,常继发于先天性脑发育异常、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脑寄生虫病等。
枕叶癫痫表现为一组症候,包括呕吐等植物神经失调、行为异常、眼球偏斜、意识障碍等,可继发全面性惊厥发作。发作早期可仅表现为苍白、出汗等植物神经症状,伴或不伴行为障碍。眼球偏斜和呕吐出现于大多数发作中,但可以缺如。少数病例发作表现不典型,如双目睁瞪,眼球不偏斜,自觉不适感,恶心或咳嗽而无呕吐,安静而不激惹,面红而不苍白等。可伴发尿、便失禁和瞳孔扩大。一般不发生视幻觉、口部及咽喉运动及自动症。
抗癫痫药物如何加量
临床上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原则为应从小剂量开始,一般药物显效时间为1~2周。若使用的剂量无效时再逐步增加剂量,直至完全控制病情的发作。病人应该定时定量服药,不擅自减量、停服、漏服药物,同时也不宜频繁换药,当一种药物已达到治疗浓度而确实无效或出现严重的毒时可换另一种药物,更换药物时不可忽然停药,须在3~5日内递减,同时递增更换的药物。应用药物的理想剂量是既可完全控制病情发作,又不产生或者产生很小的毒。
已经确诊为癫痫而反复发作的患者应及早正确治疗,要结合癫痫不同发作类型以及患者年龄、全身状况及经济情况选择相应的抗癫痫药物,并以佳、毒下位标准。药物剂量不足可出现癫痫复发。忽然停药可引起癫痫持续状态。癫痫病是一种慢性病,故坚持长期服药时是十分重要的。
脑手术后癫痫的治疗方法
脑部手术后由于局部的瘢痕和致痫灶区的形成在术后一段时间(半年左右)而引起癫痫发作者并不少见,其中大脑半球凸面和失状窦旁脑膜瘤术后癫痫发生率颇高,额顶叶胶质瘤、脑脓肿和慢性硬膜下血肿等手术后也常发生。故在脑半球运动区及其附近病变手术后,应在术后一年内常规服用一定量抗癫痫药物,发作仍很频繁,发作很频繁或控制无效者,则可考虑用手术治疗。脑手术后癫痫的手术操作一般按手术原切口入路,切开硬脑膜,充分显露出脑瘢痕区,这时脑瘢痕多与硬膜粘连,分离以后用皮层电极详细探测痫灶棘波区的位置与范围,在不影响脑主要功能的情况下把脑膜瘢痕及其致痫灶一并切除,切除后再用电极复查,如发现仍残留有棘波区再在软膜下将其切除,直至脑电节律正常为止。若致痫灶临近脑主要功能区者,再把脑膜脑瘢痕切除后周围至痫区可采用多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以切断痫灶放电的扩散术后应常规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多数病人可获得发作消失或减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