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面瘫发病率增加了13%,现有的面瘫患病人数高达6200多万人。面瘫复发率高,且患病年龄不限。一旦患上该病,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提前明确面瘫的先兆症状,对于面瘫疾病的防护意义重大。
大部分面瘫在发生前,其实是有先兆的,常见表现就是乳突疼痛。乳突是人耳朵后面那个高出周围一块的骨头,当这里隐隐作痛时,必须予以警惕。据统计,大部分患者都会在乳突疼痛3天后出现面瘫,有过受风寒史的患者更是如此,及早就医可以大程度地避免面瘫疾病的发生。
疑问:除了乳突疼,还有哪些先兆症状可以辨别呢?
专家介绍:面瘫的症状其实比较明显,而且所有的症状都是集中在患者的面部,患者往往连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对于有些轻度的面神经麻痹,看起来和正常人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只要通过以下特殊的检查,便不难发现它的存在。
面瘫的先兆症状解析:
1、患者明显感觉心情不畅,脾气暴躁,焦虑不安,并产生悲观厌世等消极情绪。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会受到一定的干扰。
2、正常人闭眼时,眼睫毛介于上下眼睑之间。而轻度面瘫患者在强行闭眼时,眼睫毛会外露,两边睫毛表现为轻微不对称。
3、一侧面部表情突然瘫痪,面部表情僵硬,在做抬眉、闭眼、鼓嘴等基本面部动作时感到吃力。
患侧眼裂增大,无法完全闭合眼睑。出现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等问题。出现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症状。
在进食时,口角漏水,食物残留在齿颊之间,吹口哨时口角漏风。
4、患者经常精神萎靡,无精打采,情绪不稳。面部表情麻木,眼皮乱跳,耳后不时出现程度不同的疼痛。睡觉醒来后发现嘴角有口水,照镜子发现口角歪斜。
5、在做瞬目闭眼运动时,患者双侧运动不对称,做的动作缓慢且不完全。
如何预防面瘫疾病?
周围性面瘫较多发生在气温下降明显的冬春两季,所以在预防面瘫方面,防寒尤为重要,特别是应对面部进行保暖,低温天气下避免面部长时间暴露在外。
同时,平时注意饮食起居、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运动锻炼,增强体质和提高抗病能力及机体免疫力。在精神方面,长期不良情绪的刺激也可以致病,故平时也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闲适。一旦发病,及时治疗,首先要注意遵守医嘱,疗程要足够,心情放松,不必过于担心和焦虑,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