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肾病话题】糖尿病肾病到安徽哪里看效果比较好

河南肾病医院

众所周知,血糖与饮食的关系为密切,管理不好饮食,吃什么药都不能把血糖控制平稳。那么,有哪些饮食方法,可以帮助稳定血糖呢?

1.进食顺序

按照先吃蔬菜再吃肉类/蛋类后吃主食的顺序进餐,与先吃主食相比,血糖更平稳。蔬菜汤与蔬菜相同吃更好,如果是肉汤,则放在吃完蔬菜后再喝。

2.宁粗莫细

主食不宜过于精细加工和烹饪,否则会导致吸收速度快,代谢也快,造成餐后2小时血糖并不是很高,但餐后1小时血糖很高,血糖波动较大。比如玉米糊、米粉、红豆沙、土豆泥、大米粥等。

3.进餐时间

早、午两餐间隔时间过短,午、晚两餐间隔时间太长,进餐不定时等问题,是导致血糖控制不好的重要原因。科学的进餐时间安排应是:两餐间隔5~6小时。早餐时间不要迟于7:00,早餐吃得太晚,尚未代谢,就吃午餐,造成体内热量过剩,容易导致血糖不稳定。晚餐时间别晚于19:00。

4.不要饮酒

糖尿病患者饮酒容易发生低血糖,加上没有吃饭,饮酒过多、过快,可能导致严重低血糖。

5.控制进餐速度

吃饭过快,一方面会让人不自觉地比平时多吃,不利于总能量的控制,另一方面食物迅速进入胃肠道,既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又会引起血糖快速上升。吃饭要细嚼慢咽,每餐的用餐时间保持在15~30分钟。

6.多吃粗粮

粗粮与细粮的不同在于膳食纤维含量高,膳食纤维能减缓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吸收得慢,血糖就升得慢。把日常饮食中一半或一半以上的精白米面,换成消化速度慢,血糖反应低的食物,如燕麦、荞麦、红小豆、芸豆等。

7.吃够蔬菜

每日吃够500克蔬菜,吃得越多,餐后血糖越好。因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在小肠内无法消化吸收,所以不会使血糖升高,只要足够多,就能干扰主食中糖类的消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的水平。蔬菜中膳食纤维的为苦菜(5.4克/百克),毛豆、胡萝卜、豌豆、芋头、蚕豆含糖量高,不能作为蔬菜,注意控制食用量。

8.科学加餐

上午、下午各加一餐,加餐提供的能量需从正餐中相应减去。少食多餐既可以避免因每餐进食过多食物,加重胰岛的负担而出现血糖过高,同时又可避免因进食间隔时间过长而出现餐前低血糖,从而获取较为平稳的全天血糖。

9.规律饮食

吃饭不定时更容易导致血糖不稳定。譬如有些中青年糖尿病患者一天只吃两顿饭,两顿均吃得较多,结果虽然一天的总能量没有增加,却导致餐后血糖一直控制不好,忽高忽低,波动大,有时还会出现大汗、哆嗦、极度饥饿等低血糖症状。

河南肾病病院医生提示:平常生活中假如发现身体出现不适,一定要实时到正规病院检查、并即时和大夫沟通了解情况,防止耽误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性肾病、狼疮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等肾病。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在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内科常见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精于血液净化相关治疗技术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擅长:肾病综合征、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糖尿病肾病、IgA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

热门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