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酷暑难耐,许多人贪食冷饮、冰镇瓜果以解暑,却忽视了这一习惯对健康的潜在威胁。中医理论认为,长期摄入生冷食物会损伤体内阳气,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进而增加关节疾病的风险。成都保膝医学研究中心附属骨科医院提醒,夏季养生需警惕“寒凉伤阳”,维护关节健康应从调理脾胃、保护阳气入手。
阳气为生命之本,关节健康依赖气血温养中医将阳气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如同“太阳”般温暖脏腑、推动气血运行。《黄帝内经》记载:“阳化气,阴成形”,阳气不足则气血生化无力,脏腑功能衰退。关节作为气血运行的枢纽,依赖阳气温煦以维持灵活与韧性。若阳气亏虚,气血凝滞,关节失于濡养,易出现疼痛、僵硬、肿胀等症状,甚至诱发关节炎、风湿性疾病。
生冷食物损阳气,脾胃首当其冲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鱼片及冰箱直取食品,性属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为后天之本,若阳气受损,运化功能减弱,水湿停聚体内,形成湿邪。湿邪黏滞重浊,易阻遏气机,加剧气血瘀滞,导致关节经络不通。现代医学亦证实,低温食物刺激胃肠道,使血管收缩、血流减缓,长期摄入可能削弱关节周围血液循环,降低组织修复能力。
阳气不足与关节疾病的连锁反应阳气不足引发的关节问题常表现为慢性病程。首先,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关节腔内代谢产物堆积,诱发炎症;其次,寒湿侵袭使关节局部温度下降,肌腱韧带弹性减弱,增加损伤风险;再者,阳气虚衰降低免疫力,使关节更易受外邪侵袭。临床数据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伴有阳虚体质,寒冷季节症状加剧,与阳气不足密切相关。
护阳养脾,关节健康的夏季调理策略
1.饮食避寒温中:减少冷饮、冰镇食物摄入,选择温热性食材如生姜、葱蒜、山药、红枣,以温补脾阳、散寒祛湿。
2.适度运动促循环:避免久坐,通过太极、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气血流通,但需避免大汗伤阳。
3.空调使用有节制:室内温度保持26℃左右,避免直吹冷风,出入温差大的环境时做好过渡。
4.中医外治法辅助:三伏贴、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温补阳气、驱散寒湿,配合按摩涌泉穴增强肾阳。
5.作息顺应天时:早睡以养阳气,避免熬夜耗损阴精,晨起适度晒太阳(避开正午),助阳气升发。
夏季并非关节疾病的“安全期”,贪凉伤阳的行为可能埋下健康隐患。成都保膝医学研究中心附属骨科医院强调,维护关节健康需以“护阳”为核心,通过饮食、运动、起居的全面调理,增强体内阳气,畅通气血运行。唯有如此,方能抵御寒湿侵袭,降低关节疾病风险,实现“冬病夏治”的养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