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接待了一个反复腹痛和腹泻两年的病人。患者腹痛为剑突下左侧持续针灸疼痛,放射到背部,平均每月发作一次,每次持续2-3天,伴有反酸、烧心、打嗝、呕吐。患者每次发病前都有不洁饮食、大量饮酒等诱因。发作时大便3-4次/天,大便不成形,无粘液脓血。腹痛和腹泻同时存在,发作期间无不适,无发热、体重减轻等。;我去过医院很多次,大便常规、血常规、胃镜检查都没有明显异常,口服抑酸药可以明显缓解症状。
通过咨询,患者腹痛为慢性间歇性发作,腹痛位于中上腹部,伴有恶心、恶心、反酸、打嗝等上消化道症状。每次发作都伴有腹泻,大多是稀便,发作期间没有不适。因此,病变部位应集中在上胃肠道(重点是胃和十二指肠),但外院胃镜检查无异常,应考虑是否有其他特殊疾病。除感染外,还应考虑消化系统肿瘤,特别是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检查。
除血常规、便常规、便潜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胃镜检查(多发性糜烂或溃疡)外,还应进行胃肠激素检测,特别是在胃泌素水平检测中,应停止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以避免影响检测结果。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如胃泌素肿瘤,也可用超声波内镜排除,主要发生在胰头和十二指肠。超声波,CT(胰腺薄层扫描)和生长抑素受体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特异性的诊断,可发现肿瘤部位)。
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的首选。内科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抑制胃酸分泌,预防消化性溃疡。使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奥曲肽等。恶性胃泌素瘤也可用于化疗和肝动脉栓塞。生长抑素的治疗也是目前有效的内科治疗方法之一。
思考。
胃泌素瘤是胰岛内分泌肿瘤中常见的一种。超过90%位于胃泌素瘤的三角形(幽门、油门窦和十二指肠)。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消化性溃疡和腹泻。溃疡持续进行,治疗反应差;溃疡易并发出血和穿孔。超过三分之一的胃泌素瘤患者可能腹泻,腹泻症状可能早于溃疡。腹泻的主要原因是大量酸性胃液直接刺激肠粘膜。
由于一半以上的胃泌素瘤是恶性的,因此对于临床原因不明的腹泻,特别是伴有溃疡或腹痛的水样腹泻,即使血清胃泌素不高,也应考虑胃泌素瘤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检查。恶心呕吐是否与饮食有关:饮食后呕吐-咽部和食管疾病,或饮食后几小时呕吐,是否有宿食-胃十二指肠疾病,是否伴有胸骨后疼痛,是否与位置有关-胃食管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