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排名总结:郑州中医治类风湿医院-类风湿反复疼痛,一直用激素不行吗?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常因关节疼痛、肿胀、僵硬而苦不堪言。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因起效快、能迅速缓解症状,被许多患者视为“止痛神器”。然而,一直用激素真的可行吗?答案是否定的——激素是双刃剑,短期救命,长期可能伤身。
一、激素在类风湿治疗中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迅速缓解关节肿胀、疼痛及全身症状。研究显示,早期小剂量激素(≤10mg/d)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可有效延缓关节破坏,尤其在急性发作期或合并血管炎等严重并发症时,激素是重要的治疗选择。
二、长期依赖激素的风险
尽管激素短期效果显著,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骨质疏松与骨折:激素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加速骨质流失。每日剂量≥mg时,骨折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脊柱和髋部。
代谢紊乱:包括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感染风险:激素抑制免疫系统,易导致细菌、真菌感染,甚至结核复发。
依赖性及停药反弹:长期使用后突然停药可能诱发肾上腺功能不全,病情也会迅速恶化。
三、科学用药:如何避免激素滥用?
(1)遵循短期、小剂量原则。激素应作为“桥梁药物”,在抗风湿药起效前过渡使用,疗程一般不超过3-6个月。推荐早晨单次服药,以减少对内分泌系统的干扰。
(2)需与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慢作用抗风湿药联用,以降低激素用量并减少复发。生物制剂或靶向合成药物可替代激素用于难治性病例。
(3)长期使用激素者需补充钙剂(1200-1500mg/d)和维生素D(800-1000U/d),必要时加用双膦酸盐预防骨质疏松。并且定期监测骨密度、血糖及感染指标。
类风湿的反复疼痛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激素只能暂时止痛,却无法解决疼痛的源头——免疫紊乱。长期依赖激素,无异于饮鸩止渴。患者应与医生携手,制定个体化方案,以小剂量的激素控制病情,同时通过慢作用药物、生活方式调整实现“长效控炎”。记住:类风湿是“慢性病”,需“慢治”,而非“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