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芝堂中医馆肿瘤名医唐善先指出:皮肤癌在我国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百分之一点五,南方发病率比北方高。那么皮肤癌的早期特征有哪些?很多朋友会有这样的问题。以下就是关于皮肤癌症状的介绍,希望能帮您更好的认识皮肤癌和预防皮肤癌。
皮肤癌症状之基底细胞癌:皮肤起初为米粒大或豌豆大黄红色有蜡样光泽的坚硬结节。上方黄褐色或暗灰色痂皮,随后可出现溃疡,形成圆形、椭圆形成不整齐的侵蚀性溃疡,触之易出血。多发于头颈、四肢、躯干等部位的皮肤、粘膜及皮肤粘膜交界处,早期即可形成溃疡,生长呈浸润性,浸入深部组织时,常伴有化脓性感染和淋巴结转移。易在色素性干皮病、老年性角化病基础上演变而来。
皮肤癌症状之鳞状上皮癌:皮肤起初出现疣状结节,基底部较硬,表面呈暗红色,角质不易剥离,用力剥去易出血。继而中央破溃,形成溃疡,边缘隆起充血。基底细胞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好发于额面、眼眶、眼睑、鼻侧、耳周围等处,恶性程度较底,生长甚为缓慢,病程超过10~20年者极为常见,初起时多为一增厚的小块,逐渐呈隆起向周围浸润,很少转移。鳞状细胞癌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名老中医-唐善先
唐善先,从事中医临床诊疗三十余年,学及中西,博采众家,不断融汇各派中医精华;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为特色,近年来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并提出以“带瘤生存”为治疗观点,体现了抗肿瘤治疗的务实思维。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全身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
同时强调,中医药应当在肿瘤早期并且还要全程参与治疗,而不应该当做晚期肿瘤患者的“稻草”。提高中医药的治疗参与率,有助于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观念上摈弃肿瘤的“过度治疗”或重复治疗,使无法治、愈的肿瘤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而“带瘤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