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由亚太疼痛病医师联合会膝关节专业委员会主办、我院承办的“膝关节治疗新进展-规范保膝分享会”在我院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我院朱永生院长、于鸿昌院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宏主任、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姜德训主任等多位国内膝关节疾病诊疗领域专家受邀出席并致词。
学术交流现场
本次会议主要以“膝关节炎治疗新进展:规范保膝技术”为主题。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膝关节炎保膝治疗原则、新技术进展、软骨修复理念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会议现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宏主任详细介绍了4K可视超微创针镜技术的优势。借助高清影像系统,医生可在360º直视下完成关节内精准操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目前已应用于膝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复杂病例。长期随访表明,患者术后疼痛小,关节功能恢复快。“未来该技术或可替代部分开放手术,惠及更多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李宏主任说。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姜德训主任从病理机制出发,提出“修复软骨是保膝治疗的核心策略”,强调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甚至逆转关节退变进程。“软骨是关节的‘减震器’,修复不仅缓解症状,更是对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姜德训呼吁临床医生重视“软骨修复”的重要性,推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于鸿昌院长分享了CGF软骨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该技术通过离心提取患者自体血液中的生长因子及CD34+细胞,直接作用于损伤软骨,促进细胞增殖与组织再生。临床数据显示,CGF修复软骨效果强且无排斥风险。“传统认为软骨损伤不可逆,但CGF为软骨修复提供了新路径。”于鸿昌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标准化及国内外协作。
朱永生院长总结时指出,膝骨关节炎的治疗需遵循“阶梯化分层”原则,结合患者年龄、病情程度及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他通过一例70岁患者的诊疗案例说明“阶梯化不是机械分层,而是动态决策”。“治疗需以患者需求为导向,而非机械依赖影像报告。”朱院长强调。
专家一对一讨论现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修复软骨干预退变”是关键。会议提出将加强阶梯化治疗路径的规范化普及,促进CGF、4K科室微创针镜等技术普及和临床应用,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本次分享会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技术参考,也为患者带来了更丰富的治疗选择。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搭建学术平台,推动膝关节保膝技术发展,助力提升膝关节疾病整体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