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导致精神疾病复发率飙升?五招教你应对夏天
一、高温为何引发精神疾病复发?
神经递质紊乱
气温>32℃时,大脑调节情绪的关键物质(血清素、多巴胺)分泌失衡,负面情绪神经信号增强20%-30%。下丘脑受高温刺激,进一步放大焦虑、易怒反应。
睡眠与代谢双重打击
夜间高温导致深度睡眠减少40%,前额叶皮层(控制情绪)功能下降;
出汗流失电解质(钠、钾),缺乏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加剧神经系统不稳定。
药物代谢加速
高温加快身体代谢,精神类药物血药浓度波动,疗效降低30%以上。锂盐等药物更易引发脱水中毒。
二、高危人群需警惕
服药患者:抗抑郁/精神病药会抑制体温调节功能,中暑风险倍增;
老年人:65岁以上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热浪期间死亡率升高;
病史人群:高温激活“担心复发→焦虑加重→症状出现”的恶性循环。
三、五招科学应对,降低90%复发风险
1、环境降温:26-28℃是关键
空调设定26-28℃(兼顾节能与舒适),避免直吹;
无空调时:风扇+室内放清水盆,体感降温2-3℃;
早晚通风30分钟,正午拉遮光帘阻挡80%热辐射。
2、电解质优先补水法
每日饮水1.5-2升,每杯加微量盐(0.3g/500ml)平衡电解质;
忌冰饮刺激肠胃,推荐绿豆汤/淡盐水/低糖运动饮料。
3、“黄金时段”作息表
睡眠:23点前入睡,午休≤30分钟(防深睡眠干扰);
运动:清晨6-7点或傍晚18-19点,散步/瑜伽30分钟至微汗;
饮食:多吃西瓜、黄瓜、粥类,避免高油辣食物加重代谢负担。
4、3分钟情绪急救术
腹式呼吸: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5轮缓解紧张;
感官降温:薄荷香薰+白噪音(降低焦虑感25%);
压力日记:写下烦恼并排序,每日解决1-2件减少信息过载。
5、药物与监测强化
严禁自行调药:即使感觉稳定,也需持续服药至少6个月;
血药浓度检测:服锂盐等患者,夏季每2月查血药浓度防中毒;
症状日记:记录情绪波动/发作次数,复诊时提供数据调整方案。
四、立即就医的三大信号
单日情绪崩溃≥3次(如暴怒、痛哭);
出现自伤念头或攻击冲动;
原有药物效果明显减弱,伴手抖/恶心等中毒反应。
专家提醒:高温是精神健康的“隐形放大器”,但90%的复发可通过科学管理避免。若自我调节失效,请即刻联系精神科医生。
昆明哪家医院治精神疾病好-{昆明治疗精神病较好的医院}
患者在选择医院治疗时,要选择正规的好医院,可以参考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来选择医院。云南有很多看精神障碍的医院,其中昆明南大脑科医院精神科在精神障碍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个好选择。
昆明南大脑科医院精神科长期致力于精神心理疾病的研究与诊疗。医院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结合现代化诊疗技术,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失眠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心理障碍、精神障碍、躯体化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等。在精神疾病的科学预防、早期诊断、康复治疗、后期的护理等方面取得巨大的医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