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是乳腺疾病的‘温床’。”石岳说,很多患者有以下特征:1.舌苔白腻如积雪,舌边有齿痕,苔厚腻;2.乳房包块揉不散,触诊如棉絮裹卵石;3.带下黏稠似豆腐,伴阴部潮湿瘙痒;4.肢体沉重如灌铅,小腿浮肿明显。这些都是痰湿体质的典型表现,不少患者还特别爱吃肥甘厚味,长期待在空调房不出汗,加重了痰湿症状。
在石岳看来,痰湿攻击乳腺会经历三步。第。一步,痰瘀互结成包块。痰湿与血瘀在乳房交织,B超下的低回声包块本质是“痰核”,包块边界不清、推之可动、经前胀痛加剧。第二步,阻遏乳络致疼痛。湿性黏滞阻碍气血运行,乳房刺痛如浸冷水,这种症状在阴雨天加重,按压得温则缓。第三步,毒损冲任促恶变。痰湿郁久化热成毒,尤其绝经后肥胖者,乳腺癌风险升高3倍。患者会有乳头溢褐色分泌物、乳房皮肤橘皮样变等表现。
临床中,很多患者认为中医治疗乳腺癌就是用中药补身体。事实上,中医治疗乳腺癌的核心是精准辨证下的攻补兼施,既要扶助正气,增强自身抗癌能力,也要根据病情需要,适度运用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消岩”之法祛邪抗癌。鉴于以上认识,石岳创立了“化痰消癥”诊疗体系,以三焦分消疗法攻。克乳腺癌。1.上焦(乳房),取夏枯草、浙贝母等药物清痰散结;2.中焦(脾胃),取茯苓、炒白术等药物健脾运湿;3.下焦(胞宫),取泽兰、益母草等药物利湿通经。内服药物的基础上,通过配合使用经络药透技术,使药力直达病所。比如,将半夏、白芥子等化痰中药制成导电凝胶,通过低频脉冲导入乳房经络(避开乳头区),临床研究显示,包块缩小率较单纯服药提高36%。石岳强调,中医应贯穿乳腺癌治疗的全过程,无论是术前的体质调理准备、放化疗期间的减毒增效、内分泌治疗时的副。作。用缓解,还是康复期的防复发转移,中医都能发挥独特作用,早期介入效果更佳。
此外,石岳还非常重视在治疗全程逆转体质,嘱咐患者进行生活干预。例如,建议患者晨起喝姜枣茯苓饮(生姜3片、红枣5颗、茯苓粉10克),平时忌冰淇淋、芒果、肥肉等食物;每周做3次“导痰操”,即拍打极泉穴(腋窝正中央)、揉按丰隆穴(小腿外踝尖垂直向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侧边缘);在夏季贴敷三伏贴化痰散瘀,常取的穴位包括脾俞、胃俞、三焦俞。
石岳表示,预防乳腺癌并不困难,首先,要管住嘴,多吃新鲜蔬果,比如花菜、茄子、猕猴桃、香菇等,都有预防乳腺癌的功效。其次,要多锻炼,运动是较值得推荐的预防乳腺癌之道,可帮助女性尽可能地排掉乳房潴留的水钠,缓解乳腺增生。运动方式可选择健步走、跑步、打球、游泳、瑜伽等。再次,要选择材质好、尺码合适的内衣,分娩后尽量母乳喂养。研究显示,母乳喂养的女性要比未哺乳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降低28%,并且每延长5个月的哺乳期,能够降低2%的患癌风险。不仅如此,母乳喂养还可预防子宫癌和卵巢癌。较后,要注意保持好心情。中医认为,乳房疾病的发生多因情志失调、肝气郁结,使得气滞血瘀凝聚乳房成块。乳房可以说是女性的“情绪器官”,一生气就容易疼,临床上很多乳腺癌患者都是暴脾气或爱生闷气。因此,日常务必心态平和,不要用生气惩罚自己。
“值得提醒的是,现在很多养生机构都有乳房按摩项目,这个不建议做。”石岳说,乳房按摩是有条件的,一定是在乳房没有疾病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如果乳房本身有病变,比如导管内乳头状瘤,按摩会加快它的扩散,容易癌变。如果是早期乳腺癌,按摩后会加速转移,后果不堪设想。临床发现,很多产假结束后的女性为给婴儿断奶,会通过按摩排残奶,这种做法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没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