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关节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南京股骨髋骨科医院提醒,若出现晨僵超过1小时、手指肿胀变形如“梭子”等症状,可能是RA的早期信号。及时识别并干预,对控制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一、早期症状:隐匿的“警报”需重视
RA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关节劳损或普通疼痛,实则暗藏风险:
1.晨僵超1小时:晨起时关节僵硬如胶黏,活动后逐渐缓解,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是重要预警。此现象因关节滑膜炎症导致,需高度警惕。
2.手指“肿成梭子”:对称性手指肿胀,尤其是近端指间关节变形,形似梭状,伴随疼痛、按压痛,是RA的典型表现。
3.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低热、乏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或关节周围红斑、皮下结节,均提示免疫系统异常活跃。
二、四类高危人群:早筛查,早预防
RA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以下人群风险更高:
1.家族史阳性者:若亲属患有RA,个体患病风险显著升高,建议定期筛查相关抗体及关节状态。
2.长期吸烟者:吸烟是公认的RA独立危险因素,尼古丁可加剧免疫紊乱,诱发关节炎症。
3.反复感染者: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尤其反复呼吸道感染者需警惕关节症状。
4.特定职业人群:长期接触湿冷环境、高强度手部劳作(如纺织工、矿工)者,关节劳损叠加环境因素,易加速RA发病。
三、早干预:阻断“免疫攻击”,守护关节功能
RA治疗强调“窗口期”干预——发病后1-2年内为关键阶段。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延缓关节破坏,保留功能:
●及时就医: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前往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通过血沉、C反应蛋白、抗CCP抗体检测及关节影像评估确诊。
●多学科协作:由专业团队制定个体化方案,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保暖、避免湿冷环境,配合适度关节锻炼(如手指屈伸操、游泳),增强关节稳定性。
四、误区警示:莫让“侥幸”加重损伤
公众常陷入两大误区:
1.忽视早期症状:认为关节不适“忍一忍就好”,导致病情隐匿进展;
2.过度依赖止痛: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错失治疗良机。
类风湿关节炎并非“老年病”,中青年亦可发病。高危人群及出现早期症状者,务必提高警觉,通过科学筛查与早期干预,将“免疫攻击”遏制在萌芽阶段。南京股骨髋骨科医院呼吁:关节健康无小事,专业诊疗是关键,如有疑虑请及时咨询风湿免疫科医生,切莫因拖延酿成不可逆的关节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