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芝堂中医馆肿瘤名医唐善先指出:目前大肠癌已在我国大城市中,成为主要癌肿之一。如发现有下列征象,即应提高警惕:
①大便习惯改变:原有大便习惯发生改变,如原每天一次者,变成或数日大便一次,或每天数次。原有便秘者,突然发生便秘与腹泻交迭出现等等。
②便血:大便带血是大肠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便血可视癌肿所在部位不同而色泽有所不同。上段结肠,血色较黯,类似黑粪;中段大肠,大便与血相混,成类似果酱色大便;下段大肠以及直肠,则血色鲜红,或混在大便中,或在大便表面。
③大便粘液:大便出现粘液,有时血性,有时非血性。
④腹痛:初为隐痛,不定时发作,与大便不一定有关。随着肠道梗阻情况的出现,腹痛可加剧。
⑤消瘦、贫血。
⑥肠梗阻情况:肠道癌肿逐渐增大,可部分或完全阻塞肠腔,产生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腹痛、腹胀,大便开始呈腹泻状,以后无大便,甚者可出现恶心、呕吐。
⑦其他症状:肠道癌肿增大,有时可自行扪及腹部肿块。浸润至肠道外,可有腹水。转移至肝脏,可表现肝脏增大、质硬,甚至可扪及肿块,或有黄疸。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可见淋巴结肿大、质地硬等等。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名老中医-唐善先
唐善先,从事中医临床诊疗三十余年,学及中西,博采众家,不断融汇各派中医精华;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为特色,近年来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并提出以“带瘤生存”为治疗观点,体现了抗肿瘤治疗的务实思维。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全身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
同时强调,中医药应当在肿瘤早期并且还要全程参与治疗,而不应该当做晚期肿瘤患者的“稻草”。提高中医药的治疗参与率,有助于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观念上摈弃肿瘤的“过度治疗”或重复治疗,使无法治、愈的肿瘤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而“带瘤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