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急性乳腺炎(突然红肿热痛)不同,它病程长、症状反复,常表现为乳房隐痛、有肿块,有时会流出少量分泌物,严重时可能形成脓肿或瘘管。它的发生多和乳腺导管堵塞、感染、免疫异常有关,以下几类人得慢性乳腺炎的概率比普通人高,不妨对照自查,早关注早预防。边就请到吕新敏为大家科普这方面的知识。
北京治疗慢性乳腺炎吕新敏医生怎么样效果如何?
吕新敏,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医知名专家。自198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40年来一直工作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一线,运用中西医的手段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擅长各种肿瘤术后的中药调理,运用中药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帮助患者增强体质。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及主讲电视教学录像片《乳腺疾病》一部;多次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班、本硕连读班、台港澳班及其他中医药培训班的中医外科讲课工作;以技术负责人的身份领导全国多个研究中心完成了多种中成药治疗乳腺病的临床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北京吕新敏医生治疗慢性乳腺炎效果好不好?
吕新敏医生擅长在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术后的中医治疗,以及急性乳腺炎症、慢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擅长乳腺整形和医学美容领域;运用中医药诊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症等妇科疾病;对于呼吸道疾病,如肺癌、鼻咽癌、喉癌、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慢性咳嗽等,具备丰富的诊疗经验;在消化道疾病方面,擅长治疗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消化不良、食管炎、胃炎、腹痛腹泻、便秘和消化性溃疡等;治疗黄褐斑、痤疮、湿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荨麻疹、脱发和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疾病。
以下几类人得慢性乳腺炎的概率比普通人高:
1、哺乳期女性,尤其是有哺乳不当情况的
哺乳期女性如果乳汁排出不畅,乳汁会淤积在乳腺导管里,时间久了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初期可能只是轻微胀痛,若没及时处理,炎症会慢慢发展成慢性,反复发作。
有些哺乳期女性乳头有破损(比如宝宝咬破乳头、乳头皲裂),细菌会通过破损处进入乳腺,引发感染;如果感染初期治疗不完善(比如没按疗程用药、症状缓解就停药),急性炎症会转为慢性,导致乳房长期有肿块、隐痛。
数据显示,哺乳期女性慢性乳腺炎发病率是普通女性的3-4倍,尤其是产后3个月内的新手妈妈,因为哺乳经验不足,更容易出现乳汁淤积或乳头破损,风险更高。
2、有乳腺导管堵塞或畸形的人
有些女性天生乳腺导管狭窄、弯曲,或有导管扩张(导管变粗、分泌物堆积),这些结构问题会导致导管内的分泌物排不出去,长期堆积会刺激乳腺组织,引发慢性炎症。
非哺乳期女性如果长期穿过紧的内衣,或乳房受到外伤(比如撞击、挤压),可能导致乳腺导管堵塞;还有些女性因为内分泌变化(比如激素波动),导管分泌物增多,也容易堵塞导管,进而诱发炎症。
3、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
比如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免疫系统会错误攻击自身组织,包括乳腺组织;这种免疫异常会导致乳腺出现慢性炎症,且炎症容易反复,治疗难度比普通慢性乳腺炎大。
还有些女性虽然没有明确的自身免疫病,但免疫功能紊乱(比如长期疲劳、压力大导致免疫失调),也可能让乳腺组织更容易受到炎症刺激,发展成慢性乳腺炎。
这类人群的慢性乳腺炎常伴随其他免疫相关症状,比如关节痛、皮肤红斑,若同时出现乳房不适,要及时排查免疫因素,避免只针对乳腺炎症治疗,忽略了根本的免疫问题。
4、长期情绪压抑、压力大的女性
长期情绪压抑、焦虑、生气,会导致体内内分泌紊乱,影响乳腺导管的正常分泌和排出功能;同时,情绪不佳会让免疫力下降,乳腺组织对炎症的抵抗力变弱,一旦有轻微感染或导管堵塞,就容易发展成慢性炎症。
很多女性在压力大的阶段(比如工作繁忙、家庭琐事多),会出现乳房胀痛、肿块,若情绪一直没缓解,胀痛和肿块会反复出现,慢慢转为慢性炎症。
数据显示,长期情绪压抑的女性,慢性乳腺炎发病率比情绪稳定的女性高2倍左右,且炎症复发率也更高。
以上是对“北京治疗慢性乳腺炎哪位医生比较好?吕新敏医生怎么样?”的介绍。如果您出现了相关症状,请及时到医院或门诊进行检查和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