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省立鼻息肉厉害三个科室,济南耳鼻喉医院。慢性鼻炎和肥厚性鼻炎在性质、病因、症状、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方面均存在区别,具体如下:
一、性质与分类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较长,通常持续数月以上。它可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种类型。
肥厚性鼻炎:是慢性鼻炎的一种严重类型,以鼻腔黏膜、黏膜下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征。
二、病因
慢性鼻炎:
局部因素:如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完善、鼻腔及鼻窦慢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邻近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鼻腔用药不当等。
全身因素:如全身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风湿病、结核病等)、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烟酒过度、免疫功能障碍等。
环境因素:如长期吸入粉尘、干燥空气、有害气体、冷热刺激等。
职业因素:长期从事某些职业,如教师、歌手、售货员等,因用嗓过度或吸入刺激性物质而诱发。
肥厚性鼻炎:多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鼻腔黏膜、黏膜下甚至骨质增生肥厚。
三、症状
慢性鼻炎:
鼻塞:间歇性或交替性,白天、劳动或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加重。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加重,上侧鼻腔通气良好。
鼻涕:多为半透明黏液性鼻涕,量不多。继发感染时,鼻涕可变为黏脓性或脓性。
嗅觉减退:因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影响嗅觉神经功能,导致嗅觉减退。但多为暂时性,病情好转后嗅觉可逐渐恢复。
其他症状:如闭塞性鼻音、鼻干燥感、鼻出血(在慢性干燥性鼻炎中常见)、咽喉不适、多痰及咳嗽(因鼻涕倒流至咽喉部引起)等。
肥厚性鼻炎:
鼻塞:持续性,单侧或双侧均可出现,轻重不一。使用减充血剂后鼻塞缓解不明显,患者常需张口呼吸。
鼻涕: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出。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引发咽喉不适、多痰及咳嗽。
嗅觉减退:更为明显,且多为渐进性发展。早期对细微气味不敏感,后期可能完全丧失嗅觉功能,严重者可发展为嗅觉丧失。
头痛:多位于前额或眉间,呈钝痛或压迫感。晨起时症状明显,活动后可能减轻。鼻源性头痛具有位置固定性和时间规律性,可能放射至眼眶或顶部。
其他症状:如鼻音加重(因鼻腔共鸣腔结构改变)、睡眠障碍(因鼻塞影响呼吸)、三叉神经症状(如不定期发作性额部疼痛,并向鼻梁和眼眶放射)等。
四、治疗方式
慢性鼻炎:
一般治疗:去除病因,改善环境卫生,避免吸入刺激性物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局部治疗:使用减充血剂、糖皮质激素鼻喷剂、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等。
全身治疗:针对全身慢性疾病进行治疗,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肥厚性鼻炎:
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因鼻腔黏膜已发生增生肥厚,对药物反应不敏感。
手术治疗:如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以减轻鼻腔阻塞,改善通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