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属于I型变态反应。根据症状发作时间可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类。
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眼部症状如眼痒、流泪,以及咽喉、耳部痒感等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接触过敏原的量及时间有关,常在特定季节或环境中加重。长期患病者可能出现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影响生活质量的表现。
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特异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引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亢进。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等。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是基本的防治方法,如使用防螨床上用品、保持室内通风、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等。药物治疗方面可选用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等。对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接触量,提高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