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头重、胸闷乏力、肢体沉重?可能是高血脂在‘作祟’!在中医看来,高血脂的核心是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生、血行不畅,而饮食是影响脾胃功能的关键因素。
武汉世纪国医堂中医医院为你整理了一份食疗清单:
一.中医建议“少吃”的食物(痰湿内生、加重瘀滞)
这类食物多为温热、油腻、甜腻或滋腻之品,过量食用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痰湿堆积、血脂升高,需控制摄入量(每周不超过2-3次,每次少量)。
1.主食类(精制碳水、高糖食物)
白米饭、白面条、白面包、糕点、含糖饮料:精制碳水化合物消化快,易转化为脂肪储存,中医认为其“甘温滋腻”,会加重痰湿;武汉人爱吃的热干面(可减半面条,加更多蔬菜)、油条、面窝(每周不超过1次)需控制。
注意:武汉本地的汤圆、粽子、甜米酒等节日食品,含糖量高,高血脂人群需少吃。
2.肉类与蛋类(肥腻、温热性食材)
肥肉、五花肉、动物内脏(猪肝、脑、肠)、蛋黄:肥肉和动物内脏“肥甘厚味”,易滋生痰湿,升高胆固醇;蛋黄每天不超过1个(胆固醇含量较高,但富含卵磷脂,适量摄入有益)。
本地提示:武汉人爱吃的卤味(卤肠、卤肝)、腊肉、香肠,油脂和盐分高,需严格控制食用量。
3.蔬菜与水果类(高糖、温热性)
水果:荔枝、龙眼、榴莲、芒果、甘蔗(含糖量高),中医认为其“温热滋腻”,过量会导
致痰湿内生,建议选择苹果、柚子、猕猴桃、草莓(低糖、清热利湿)替代。
蔬菜:南瓜、土豆、山药(淀粉含量高),若菜中包含这些,需减少主食摄入量,避免总热量超标。
4.调味品与零食(高盐、高油、高糖)
盐、酱油、咸菜、泡菜: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血液黏稠,武汉人爱吃的腌菜、腐乳需少吃,每天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
零食:薯片、饼干、巧克力、糖果,高油高糖,易加重痰湿,建议用原味坚果、无糖酸奶替代。
二.中医强调“忌吃”的食物(加重病情、诱发并发症)
这类食物会直接导致血脂飙升,或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人群需严格忌口。
1.高油高脂类(痰湿重灾区)
油炸食品:炸鸡、薯条、油条、油焖大虾、红烧肥肉(武汉人爱吃的油焖大虾、红烧武昌鱼需完全忌口)。
反式脂肪食品:人造黄油、起酥油、蛋糕、饼干(配料表中含“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的食品)。
中医解析:这类食物“肥甘厚味”,会严重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导致痰湿堆积,血中油脂急剧升高,增加血栓风险。
2.高糖高甜类(转化为脂肪)
含糖饮料:奶茶、果汁、可乐等汽水(武汉人常喝的奶茶需忌喝,可选择无糖茶或白开水)。
甜点:蛋糕、冰淇淋、巧克力、糖果,过量糖分在体内转化为甘油三酯,加重高血脂。
3.刺激性食物(加重血瘀)
辛辣刺激:辣椒、花椒、生蒜(过量)、火锅(武汉人爱吃的麻辣火锅需忌吃,可选择清汤火锅,少喝锅底汤)。
烟酒:酒精会影响肝脏代谢,升高甘油三酯;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血瘀,诱发动脉硬化,武汉本地爱抽烟喝酒的人群需严格戒除。
4.其他禁忌
生冷食物:冰饮、冰淇淋、生鱼片,中医认为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运化失常,痰湿内生,高血脂人群需忌吃,尤其武汉夏季闷热,避免贪凉喝冰饮。
饮食调理同时,配合适度运动(如武汉江滩散步、东湖慢跑、太极拳)、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郁气滞,高血脂的调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饮食是核心环节,结合中医辨证施治,能更精准地控制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