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减肥 > 运动减肥 > 正文

美背塑形完美你的身体曲线

发布时间: 2011-09-07 09:4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良的坐姿和生活习惯让我们的颈部和背部线条出现瑕疵,而塑形减肥瑜伽可以很好的纠正我们不良的习惯导致的背部线条走形。

(1)双膝着地,左脚向左侧伸,双手在面前相握。缓缓吸气,上举双手,掌心朝上。呼气,同时身体向左侧倾倒,仰面朝天,视线向上。尽量伸展腹部外斜肌。静止。自然呼吸5次。恢复到掌心朝上的正面姿势。然后呼气,同时朝右侧倾倒。左右交互做3次。

作用:伸展脊柱,加强腹部外斜肌的支撑力,减轻背部压力。

(2)端正的跪坐姿式,双手在面前相握。缓缓吸气,上举双手,掌心朝上,朝天推举(尽量伸展两腋)。呼气,双手朝后倾倒,胸部向 前推。静止。自然呼吸5次。吸气,回到朝天推举状态,静止,自然呼吸5次。反复3次。

作用:按摩肩部,矫正驼背。同时增强胃部周边的肌肉,促进胃功能。

塑形减肥瑜伽可以帮助我们“整顿 ”背部线条、释放压力。练练瑜伽就能解决。何乐而不为呢??开始把!!

瑜伽:http://jianfei.fh21.com.cn/yj/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美背塑形方法大全 这些策略帮背部完美塑形
美背塑形方法大全 这些策略帮背部完美塑形
对于背阔肌,大部分人只是一味追求宽大,很少考虑塑形。其实,与正面肌群一样,背阔肌也需精雕细琢,从而成为“抢眼”的风景。不少人尽管训练年限不短,但只练出了一个大大的平板型背部,既无力度,又无线条,谈不上美。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背部认识不够,练得多想得少,尤其是塑型。本文即想从背部塑形...[详细]
发布于 2022-03-31

最新推荐

健身吃什么补给肌肉长得快
健身吃什么补给肌肉长得快
健身增肌可适量补充乳清蛋白、肌酸、支链氨基酸、谷氨酰胺和β-羟基-β-甲基丁酸等营养补剂。这些补剂有助于促进肌肉合成、缓解疲劳并提升训练效果,但需结合基础饮食与科学训练。一、乳清蛋白乳清蛋白是从牛奶中提取的优质蛋白,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详细]
2025-08-18 12:34
健身应吃什么补剂增长肌肉
健身应吃什么补剂增长肌肉
健身增肌期间可以适量补充蛋白粉、肌酸、支链氨基酸、谷氨酰胺和维生素矿物质复合剂等营养补剂。这些补剂有助于提高训练表现、促进肌肉合成和加速恢复,但需在专业指导下合理使用。1、蛋白粉蛋白粉是增肌的基础补剂,主要成分为乳清蛋白或植物蛋白,能快速补...[详细]
2025-08-18 11:18
健身每个动作之间休息多久
健身每个动作之间休息多久
健身时每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建议控制在30秒至3分钟,具体时长需根据训练目标、动作强度和个体体能调整。力量训练以大重量、低次数为主的复合动作如深蹲、硬拉,通常需要2-3分钟充分恢复肌肉力量和神经系统的适应性,确保下一组动作质量。高强度间歇训练或...[详细]
2025-08-18 10:03
经常跑步的人平时心率多少
经常跑步的人平时心率多少
经常跑步的人静息心率通常低于普通人,一般在每分钟50-60次左右。长期有氧运动会使心脏功能增强,心肌收缩更有力,每搏输出量增加,从而降低静息心率。运动员或长期坚持跑步的人群可能出现更低的心率,部分人可达到每分钟40-50次,这属于运动适应的...[详细]
2025-08-18 08:47
经常跑步的人心率在多少下
经常跑步的人心率在多少下
经常跑步的人静息心率通常低于普通人,一般在每分钟50-60次左右,但运动时心率会随强度提升而增加。心率变化主要受训练水平、年龄、运动强度等因素影响。长期坚持跑步的人群由于心脏泵血效率提高,静息状态下心肌收缩更有力,往往表现出较低的基础心率。...[详细]
2025-08-18 07:31
跑步前喝葡萄水有什么好处
跑步前喝葡萄水有什么好处
跑步前适量饮用葡萄水有助于补充能量和水分,提升运动表现。葡萄水含有天然糖分、电解质和抗氧化物质,主要有快速供能、预防脱水、减少肌肉疲劳、促进代谢、延缓氧化应激等作用。1、快速供能葡萄水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能够被人体迅速吸收利用,为跑步...[详细]
2025-08-18 06:15
见到老师就想跑这是为什么
见到老师就想跑可能与社交焦虑、过往负面经历、自卑心理、权威恐惧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因素有关。这类行为通常表现为心跳加速、回避眼神接触、身体僵硬或急于逃离现场。1、社交焦虑部分学生对师生互动存在过度紧张,尤其当需要单独回答问题或接受评价时,...[详细]
2025-08-18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