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减肥 > 运动减肥 > 正文

手臂内侧减肥法 紧实赘肉拒绝豪华臂

发布时间: 2012-11-21 16:4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胳膊上的脂肪在25岁之后,就会导致胳膊上的赘肉下垂!这样的情况尤其在手臂的内侧更加明显。再加之平时的运动量少,所以想减肥拥有一个细臂,就需要舞动你的双手锻炼起来。推荐一些简单手臂减肥法,充分的锻炼手臂内侧的赘肉。

手臂内侧减肥法 紧实赘肉拒绝豪华臂

 内臂减肥方法有:

1、锻炼内臂,使之结实。双手交错,拇指向下,双臂向前延伸。静止2-3秒后双手反转一下收回,再向前延伸一次约2-3秒。

2、使双臂紧张,单手按摩肩膀,并不停地耸肩,按压的手一直向下压。双臂,特别是按压的手的内侧肌肉的紧张训练。

3、改善内臂的松驰,双手掌交错在耳边,向上延伸用力,静止2-3秒后放松。训练平常较不常使用的肌肉,同时可矫正姿势。肌肉的训练中有游泳,伏地挺身等等动作性的运动,也有延伸静止的静态运动。

在静态方面,可使肌肉继续紧张,具有紧缩,防止脂肪沉淀的效果;而伏地挺身等的动态运动则较适合体力较佳的人。

想要彻底灭掉胳膊上的赘肉尤其是内侧的赘肉,就需要你选择一些针对性的手臂减肥法,每天坚持练习上面针对性的瘦臂动作,相信你也可以拥有一双纤纤玉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3个瘦臂按摩减肥法 防止赘肉再次来袭
3个瘦臂按摩减肥法 防止赘肉再次来袭
肥胖分为全身肥胖和局部肥胖者!局部肥胖者就需要选择针对性的减肥方法对其进行专门的减肥!那么胳膊肥胖的人可以通过按摩减肥法,来防止赘肉的再次来袭!这个瘦臂按摩减肥法一共分为三个步骤:3个瘦臂按摩减肥法防止赘肉再次来袭瘦臂按摩减肥法第一步--轻擦皮肤先将整个手臂轻度按摩。用对侧的手抓...[详细]
发布于 2012-09-29

最新推荐

健身吃什么补给肌肉长得快
健身吃什么补给肌肉长得快
健身增肌可适量补充乳清蛋白、肌酸、支链氨基酸、谷氨酰胺和β-羟基-β-甲基丁酸等营养补剂。这些补剂有助于促进肌肉合成、缓解疲劳并提升训练效果,但需结合基础饮食与科学训练。一、乳清蛋白乳清蛋白是从牛奶中提取的优质蛋白,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详细]
2025-08-18 12:34
健身应吃什么补剂增长肌肉
健身应吃什么补剂增长肌肉
健身增肌期间可以适量补充蛋白粉、肌酸、支链氨基酸、谷氨酰胺和维生素矿物质复合剂等营养补剂。这些补剂有助于提高训练表现、促进肌肉合成和加速恢复,但需在专业指导下合理使用。1、蛋白粉蛋白粉是增肌的基础补剂,主要成分为乳清蛋白或植物蛋白,能快速补...[详细]
2025-08-18 11:18
健身每个动作之间休息多久
健身每个动作之间休息多久
健身时每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建议控制在30秒至3分钟,具体时长需根据训练目标、动作强度和个体体能调整。力量训练以大重量、低次数为主的复合动作如深蹲、硬拉,通常需要2-3分钟充分恢复肌肉力量和神经系统的适应性,确保下一组动作质量。高强度间歇训练或...[详细]
2025-08-18 10:03
经常跑步的人平时心率多少
经常跑步的人平时心率多少
经常跑步的人静息心率通常低于普通人,一般在每分钟50-60次左右。长期有氧运动会使心脏功能增强,心肌收缩更有力,每搏输出量增加,从而降低静息心率。运动员或长期坚持跑步的人群可能出现更低的心率,部分人可达到每分钟40-50次,这属于运动适应的...[详细]
2025-08-18 08:47
经常跑步的人心率在多少下
经常跑步的人心率在多少下
经常跑步的人静息心率通常低于普通人,一般在每分钟50-60次左右,但运动时心率会随强度提升而增加。心率变化主要受训练水平、年龄、运动强度等因素影响。长期坚持跑步的人群由于心脏泵血效率提高,静息状态下心肌收缩更有力,往往表现出较低的基础心率。...[详细]
2025-08-18 07:31
跑步前喝葡萄水有什么好处
跑步前喝葡萄水有什么好处
跑步前适量饮用葡萄水有助于补充能量和水分,提升运动表现。葡萄水含有天然糖分、电解质和抗氧化物质,主要有快速供能、预防脱水、减少肌肉疲劳、促进代谢、延缓氧化应激等作用。1、快速供能葡萄水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能够被人体迅速吸收利用,为跑步...[详细]
2025-08-18 06:15
见到老师就想跑这是为什么
见到老师就想跑可能与社交焦虑、过往负面经历、自卑心理、权威恐惧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因素有关。这类行为通常表现为心跳加速、回避眼神接触、身体僵硬或急于逃离现场。1、社交焦虑部分学生对师生互动存在过度紧张,尤其当需要单独回答问题或接受评价时,...[详细]
2025-08-18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