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人群每日碳水摄入量需根据运动强度和目标调整,一般建议每公斤体重摄入3-5克碳水化合物。具体摄入量受训练频率、代谢率、体脂率、增肌减脂需求、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高强度力量训练者每日碳水需求可达每公斤体重4-5克,以维持肌糖原储备。力量训练后30分钟内补充快碳如香蕉、白面包,能促进肌肉修复。耐力运动员在长时间有氧运动期间需每小时补充30-60克易消化碳水。
基础代谢率高的人群可适当增加碳水比例,胰岛素敏感者建议选择低GI碳水如燕麦、糙米。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健身者应将碳水控制在每公斤体重2-3克,优先选择全谷物和豆类等复合碳水。
减脂期建议采用碳水循环法,训练日保持每公斤体重3-4克,休息日降至2-3克。增肌期需保证每公斤体重4-6克碳水摄入,训练后及时补充碳水蛋白质混合物。体脂超过25%的健身新手可先从每公斤体重2.5克开始调整。
碳水应占每日总热量的40-55%,与蛋白质1:1搭配吸收效果更佳。建议将全天碳水总量的50%安排在训练前后,晚餐选择慢碳如红薯、藜麦。素食健身者可通过杂粮饭、鹰嘴豆等植物碳水满足需求。
女性健身者经期前一周可增加20-30克每日碳水摄入。易水肿人群需控制精制碳水,每增加1小时运动时间相应增加15克碳水。肠胃敏感者应分5-6餐摄入碳水,避免单次过量引起不适。
健身人群选择碳水时应注重质量而非单纯计算克数,全谷物、根茎类蔬菜、低糖水果应占碳水总量的80%以上。建议用两周时间记录不同碳水摄入量下的运动表现和体脂变化,逐步找到个人最佳区间。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帮助碳水代谢,避免长期低碳饮食影响甲状腺功能。训练前后可搭配支链氨基酸提升碳水利用率,但不可完全替代主食摄入。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