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减肥 > 运动减肥 > 正文

运动中腹痛原因及处理

发布时间: 2024-04-04 13:2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运动中腹痛的原因及处理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呼吸进了冷空气,刺激胃肠道引起的腹痛:这时应减慢跑动速度,加深呼吸,并用手按压疼痛部位,或弯腰跑一段距离,一般疼痛可缓解。运动中腹痛原因及处理如无效,应停止运动,口服解痉药物,如颠茄片或者6542,也可以进行按摩,并用热水袋热敷,这样能够有效缓解腹痛的现象。

2、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内脏血供,氧气均能迅速提升到运动所需的状态。而且要注意运动前不宜过食和过度饮水,也不宜在饥饿状态下运动,要进行合理的饮食,合理安排膳食,饭后1-2个小时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

3.、由机体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引起,在运动的时候机体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导致腹痛。一般是由于平时饮食不注意,进食太多辛辣刺激食物等,导致胃肠道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腹痛。可以配合应用健脾消食药物,包括曲美布汀、健脾丸等治疗,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可暴饮暴食。

4、慢性炎症性感染:如果有慢性肠炎或者是有慢性阑尾炎等疾病的时都不能剧烈的运动。如果剧烈的运动或者是劳累过度的时候会容易导致炎症复发的几率,会容易引起腹痛的症状加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适当的减速调整呼吸,用手按压,如果疼痛没有减轻或者再次加重,就应该立即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不能够服用止痛药,防止因掩盖疼痛而误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3运动中腹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运动中腹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运动中腹痛主要由运动前饮食不当、热身不足、呼吸紊乱、内脏器官缺血及慢性疾病诱发等因素引起。1、饮食不当:运动前过量进食或摄入高脂、高纤维食物会增加胃肠负担。胃内食物未充分消化时,剧烈运动导致胃肠震动加剧,可能引发痉挛性疼痛。建议运动前1-2小时少量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空腹或过饱状...[详细]
发布于 2025-05-27

最新推荐

孩子跑步时胸口疼怎么回事
孩子跑步时胸口疼怎么回事
孩子跑步时胸口疼可能与运动性肋间神经痛、呼吸肌疲劳、胸壁软组织损伤、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遵医嘱处理。1、运动性肋间神经...[详细]
2025-09-20 13:12
慢跑和快走哪个更锻炼身体
慢跑和快走各有优势,具体选择取决于个人体能和目标。慢跑更适合提升心肺功能和燃脂效率,快走则对关节压力更小且适合长期坚持。慢跑属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够快速提升心率并刺激心肺功能增强。运动时下肢肌肉群需要爆发性收缩,有助于增加...[详细]
2025-09-20 11:56
慢跑与快走哪个效果好一点
慢跑和快走的效果差异取决于个人体质和运动目标,心肺功能提升和燃脂效率方面慢跑更优,关节保护和可持续性方面快走更安全。慢跑对提升心肺功能和快速消耗热量有明显优势。相同时间内慢跑比快走能多消耗热量,对提高最大摄氧量效果更显著。这...[详细]
2025-09-20 10:41
晨起做什么运动最减肥最快
晨起做什么运动最减肥最快
晨起进行空腹有氧运动燃脂效果较好,推荐快走、跳绳、爬楼梯等中高强度运动。这类运动能直接调动脂肪供能,配合晨间皮质醇水平较高的生理特点,可加速脂肪分解。快走是晨起减肥的理想选择,...[详细]
2025-09-20 09:25
产后多久可以跑步减肥运动
产后多久可以跑步减肥运动
产后一般建议6-8周后经医生评估再开始跑步减肥运动。顺产无并发症的产妇可能6周后恢复运动,剖宫产或存在盆底肌松弛等问题的产妇需延迟至8-12周。产后身体恢复需要经历子宫复旧、伤...[详细]
2025-09-20 08:09
产后多久可以跑步减肥瘦身
产后多久可以跑步减肥瘦身
产后一般建议6-8周后经医生评估确认恢复良好再开始跑步减肥。具体时间需根据分娩方式、身体恢复情况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综合判断。顺产且无撕裂或会阴切开等情况的产妇,若产后42天检查显...[详细]
2025-09-20 06:53
怎样能跑步更快更持久一点
怎样能跑步更快更持久一点
提升跑步速度和持久度需要结合科学训练、合理饮食与充分恢复,主要有调整跑姿、间歇训练、力量强化、营养补充、睡眠优化等方法。1、调整跑姿保持身体前倾角度约5度,避免后仰或过度前倾。...[详细]
2025-09-20 05:3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