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后30分钟内补充碳水最佳,具体时间需结合运动强度、个体代谢和饮食目标调整。
高强度训练后肌糖原消耗显著,建议运动结束20分钟内补充0.8-1.2g/kg体重的碳水,如香蕉或全麦面包配合蛋白质。中低强度运动可延至45分钟内补充,选择低GI食物如燕麦片更利于持续供能。
基础代谢率高者糖原恢复速度快,需在30分钟内补充易吸收的碳水如果汁配合BCAA。胰岛素敏感人群建议选择复合碳水如糙米,分两次补充以稳定血糖。
减脂期可将碳水补充延后1小时,优先选择高纤维碳水如红薯,单次摄入控制在30-40g。配合10g乳清蛋白可减少肌肉分解,避免皮质醇升高导致的脂肪囤积。
力量训练后需把握30分钟黄金窗口,快速碳水如葡萄糖搭配酪蛋白效果最佳,比例建议3:1。睡前训练者可补充缓释碳水如藜麦,持续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合成代谢。
糖尿病患者应监测运动后血糖,选择豆类等低碳水食物分次补充。孕妇健身后需立即补充15g碳水预防低血糖,如小份水果酸奶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运动后碳水补充需配合优质蛋白质和适量脂肪,例如鸡胸肉配荞麦面或三文鱼配杂粮饭。有氧运动后重点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抗阻训练后需增加支链氨基酸摄入。定期进行体脂率和肌肉量检测,动态调整碳水补充策略,避免因过度补充导致体脂反弹。睡眠质量对糖原恢复有显著影响,建议22点前完成晚间碳水摄入。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